前言:

人家半依沙觜,舟子長停岸足。

楊柳三株五株,桃花一簇兩簇。

斜陽澹澹牽黃,遠水盈盈漲綠。

老翁忘卻投綸,因看晴鷗對浴。

這說的便是西溪,春日桃紅柳綠,自然引得遊人駐足。

而這時節的西溪洪園也比往日更顯嬌美些。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關於交通:

1、從上海出發,自駕當然是最方便的,由鄔家灣入口進口即可。

2、坐火車到達,上海到杭州,也不過就1小時不到的路程了,隨後打車即可。

3、公交的話也有506,快速公交B4等到達,交通還是很方便的。

關於住宿:

洪園附近住宿的地方還是很容易找的,也有生活區,喫飯也非常方便。

這次住的是最憶西溪,還是相當舒適的。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關於門票:

門票:80元/人

觀光電瓶車:10元/人

荊源訪古免門票

關於行程:

DAY1 上海-鄔家灣-荊源訪古-洪園餘韻-百味素食火鍋

DAY2 龍舌嘴入園-東關荷塘-漁夫之旅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DAY1 上海-鄔家灣-荊源訪古-洪園餘韻-百味素食火鍋

江南的天氣和姑娘的臉頗爲相似,說變就變,厲害起來能讓你一天便過完四季,所以難得有個好天,怎能不出去遊玩一番,否則可真對不起這藍田白雲啊!

說走就走的旅行,有時候纔是最有意思的,關鍵在於上海離杭州極近,1小時就能到達,從鄔家灣入口進入西溪的另一片清淨之地-洪園。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此日之行始於"荊源訪古"。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春日踏青原是舊俗,來春遊的學生絡繹不絕。

原先的靜中帶了幾分鬧,倒有了些煙火氣。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荊源”爲原路名,“訪古”即追尋原生態的西溪。

這裏被稱作江南明清古建築博物館的話想來也不爲過了,此處共有從各地移建的明清時期的浙、贛、皖古建築近50幢,有些甚至標明瞭出處。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人說:

林深時見鹿,

海藍時見鯨,

我倒更願在荊源靜賞建築之美,

待得雲開霧散,天晴氣朗之時,常有疏闊大氣之感。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徽派建築以磚、木、石爲原料,並以木構架爲主。樑架多用料碩大,且注重裝飾。除富麗堂皇的徽商巨賈之家外,小戶人家的民居亦不乏雅緻與講究,雕鏤之間尤見匠人的精湛技藝。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更有戲臺點綴,倒真是好似把一個古鎮都搬來了。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邊上還會有集市,買些小食,茶葉,也是應景得很呢。

說起來這裏還曾做過一些熱門影視劇的取景地呢,當年看片居然沒看出來。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中國吉祥文化館裏陳列了豐富多彩的吉祥圖案和吉祥物,重點介紹了江南地區和五常一帶的吉祥文化及其表現形式,很有些舊藏,可以賞玩一番。

看看有很多怕就是附近居民,帶着孩子,推着推車,走走看看喫喫,也是種樂趣。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再走就進入洪園主景區了,這洪園內,景緻頗多。

園內散落着洪府、洪式宗祠、戲曲長廊、洪昇紀念館、四季花海、嘻嘻樂園等景點,無論是賞花,踏青,訪古,還是遊園,都是個好去處。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想去什麼地方,看着園內標牌走就是了,不用怕迷路,逛累了,可以坐個電瓶車。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在十二生肖長廊走上一遭,找找自己的生肖在哪,邊上有鑼,給自己敲上一下,求得祝福吧。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四季花海處,有風車,待得鮮花爛漫時,看她在叢中笑吧。

初春的油菜花海色作金黃,夏至的虞美人、矢車菊爭奇鬥豔爭豔,而後則有太陽花來朵朵綻放了。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嘻嘻樂園當然是孩子的天地,城市裏的孩子來這充滿野趣的地方,自然會撒歡子玩,木質的滑梯、蹺蹺板、鞦韆讓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這時候若是背誦《論語》的頭三句,一定會記憶深刻的,於是應景的出現了穿漢服的小哥哥小姐姐,書卷氣濃郁。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一路走到了洪府。

洪園的命名,當然與洪氏家族有關聯。

素有“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說。

杭州洪氏家族,原居江西鄱陽。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假禮部尚書出使金國,被扣15年,艱苦備嚐,持節不屈,終得放還,時人稱之爲“宋之蘇武”。歸國後因功封爲魏國忠宣公,賜第杭州葛嶺,賜田西溪,稱爲錢塘洪氏之始。

明王守仁《諡襄惠兩峯洪公墓誌銘》稱:“自宋太祖忠宣公皓賜第於錢塘西湖之葛嶺,三子景伯、景嚴、景廬皆以名德相承,遂爲錢塘望族。”

明代計有洪鐘等一品宰相級官4位、二品尚書級官3位,洪鐘晚年歸隱西溪五常,建洪園。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此處小橋流水,盡顯江南水鄉之秀雅,有洪府、藏書樓、蘿蔭書屋、槿籬茅舍等景點。

更兼花卉果木四季不斷,是江南園林與溼地結合的典範。

在此閒話桑麻,隱於世間,也是西溪隱逸文化之代表吧。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踏入洪府,恍惚間回到當年。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洪府內彎彎繞繞,橋上碧桃斜倚水邊,正望見對面的洪昇紀念館。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洪昇以一曲《長生殿》成爲洪氏家族在清代成就最高的一位。也成爲中國戲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走進紀念館,耳邊依稀傳來《長生殿》裏一段段唱詞:

昇平早奏,韶華好,行樂何妨。願此生終老溫柔,白雲不羨仙鄉。

洪昇人生雖坎坷,然而《長生殿》高度的曲學成就和文學價值卻使洪昇獲得了極高的聲譽,舉國上下吟唱嘆賞“一時朱門綺席,酒社歌樓,非此曲不奏,纏頭爲之增價”,也算值得了。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與洪昇有關的,自然是戲曲長廊,長廊曲折,將《長生殿》劇本以銅雕連環畫的形式呈現在遊客面前,真實展現了唐明皇李隆基與宮女楊玉環的愛情故事。

更兼曲徑通幽,顯江南園林本色。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再到洪式宗祠,已是黃昏。

祠前本是荷塘,夏天可見映日荷花一片紅,到秋日又能留得殘荷聽雨聲。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洪氏宗祠所在地--洪家埭,曾是洪氏家族特別是明代刑部尚書洪鐘等聚族世居之地。

這重建的洪氏宗祠佔地1200餘平方米,由門屋、享堂和寢殿等組成,展示有杭州洪氏家族的先祖畫像、神祖牌位、家規祖訓、昭告和楹聯匾額等。

《洪氏祖訓》以“孝以事親,義以睦族,敬以持己,恕以及物”爲核心,以儒家理念立身行道,孝順父母,賙濟族人,“於人須泛愛,周窮恤匱,尤親其賢”。

《洪氏家規》:戒遊、戒博、戒飲、戒鬥、戒色、戒逸六條。

洪鐘《命子作》:“汝父慕清白,遺無金滿籝。望汝成大賢,唯教以一經。經書宜博學,無憚歷艱辛。才以博而堅,業由勤而精”。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站在祠堂一側,望向對岸,也是水鄉風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緩緩步出洪園,看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在荊源訪古之地找到一個晚餐的好地方,百味素食火鍋。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素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嚴格來說蔥薑蒜有味,所以這裏連這些調味品都見不到了,有的只是食材本身清新的口感。

餐前先來碗銀耳羹。

清湯里加上紅棗枸杞蟲草花,加入各類菌菇吊出鮮味。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有各種素食的套餐,任君取用了。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去酒店休息一夜,最憶西溪,乾淨舒適。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DAY2 龍舌嘴入園-東關荷塘-漁夫之旅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前一日從鄔家灣入,第二日則龍舌嘴進。

龍舌嘴坐上電瓶船,先去東關荷塘看上一番。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本該由園內沿着石板路、木棧道往深處走去,才能與東關荷塘相遇,而現在反其道而行之,泛舟湖上,品味蕩中有島、島中有塘的夢裏水鄉意境,也是一樣。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到岸後,可以走到新建的觀光塔步雲塔登高望遠,高處豁然開朗,洪園美景一覽無餘。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再穿梭在林間水道中。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開始這天的漁夫之旅。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搖櫓船吱吱呀呀,慢慢悠悠,逐漸蕩進蘆葦叢中,讓人沉浸在溼地的鳥語花香中。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船工搖着漿,講着西溪洪園裏的往事,往事並不如煙,總有人聽過,記得,搖櫓船載着我們一路深入溼地,偶然驚起白鷺,間或激起錦鯉,陽光正好,此間樂,不思蜀。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正聽着故事,漁夫說可以撒網了,聽了就是一激靈,這纔是今日的正題啊。

繞着撒一圈網,用兜子捅捅水裏,讓魚受了驚嚇,自然會往網上撞,網格細密,卡住就動彈不得了。

這一程呀見識了蝦籠、地籠、絲網、撒網等多種漁事活動。

絲網和網兜抓魚,地籠抓鯽魚和螃蟹。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還真是滿載而歸,這白條魚據說是最好的了。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一次撈到了一堆魚,還有蝦和螃蟹,再去綠色的蔬菜基地採摘點蔬果。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漁夫之旅包含了西溪溼地門票、搖櫓船票、電瓶船、生態體驗、農家餐的,一共有2小時,普通水產類不超過3.5斤/船,蔬果類不超過3.5斤/船,水產品免費加工,還贈送季節特色農家菜四道。

人多會更合算些,因爲每條船最多可以坐5名乘客哦,還有要記得提前1天預訂呢。

提上新鮮的魚蝦和蔬菜,直接去喫咯。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這半日體驗感極佳,坐上電瓶車,沿着壽堤再賞一回景。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這洪尚書曾歸隱的地方,現在叫作洪園。

我眺望這煙雨中的西溪,想來煮一壺清茶,駕一葉扁舟,與好友手談一局,也是極妙的。

西溪且留下,洪園且留下,做一世隱逸之夢吧。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之洪園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