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黨員,鐵的紀律就非執行不可。從革命戰爭年代到經濟建設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奪取中國革命勝利、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靠的正是鐵的紀律保證。

延安整風時期,中共南方局機關每週安排一天作爲黨日舉行學習報告會,主講人包括周恩來、董必武,以及南方局的部分負責同志和專家。然而,少數同志在聽報告時,常把藤椅放在門口中,並蹺起二郎腿,導致人員進出很不方便,一時頗引人側目。周恩來對此毫不留情地批評:“你以爲自己資格老,自以爲懂得多,滿足了,不在乎了!”“黨齡越長越要遵守紀律啊!”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歷史證明,黨員越是重視紀律和規矩,黨就越團結統一,黨的凝聚力、戰鬥力就越強;反之,忽視或踐踏黨的紀律和規矩,黨就會成爲一盤散沙,失去凝聚力和戰鬥力。正因如此,我們黨在評判黨員時,執行的是最嚴格的紀律標準。1939年,黨組織在處理劉力功“不服從黨組織決定”問題時,將他開除黨籍。爲此,陳雲作了《爲什麼要開除劉力功的黨籍》的報告,論述了共產黨員要加強黨性鍛鍊,特別是遵守黨的紀律的極端重要性,並引導廣大黨員以黨的紀律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而在1937年槍斃黃克功時,則執行的是最嚴標準。爲此,毛澤東說:“正因爲黃克功不同於一個普通人,正因爲他是一個多年的共產黨員,是一個多年的紅軍,所以不能不這樣辦。共產黨與紅軍,對於自己的黨員與紅軍成員不能不執行比較一般平民更爲嚴格的紀律。”

紀律,是黨員執行各項標準的保證。回看世界共產主義發展歷程會發現,黨員出問題,基本上都是“破法”先“破紀”,從破壞規矩、違反紀律開始,從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混淆了價值觀念,直接影響和瓦解了整個組織。蘇共在有20萬黨員時能夠奪取政權,在有200萬黨員時能夠打敗法西斯侵略者,而在有近2000萬黨員時卻丟失了政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紀律鬆了垮了,黨員沒了標準,喪失了先進性和純潔性,最終被人民拋棄。

縱觀黨的97年發展歷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具有典型時代特徵的黨員標準,折射出的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發展曲折而輝煌的歷程。而嚴明的紀律要求,則體現着黨員個人發展與黨的奮鬥目標一以貫之的高度統一。從黨章對普通黨員的基本要求,到老一輩革命家關於黨員標準的論述,再到無數基層黨員作出的示範,我們能夠看到黨員的入口到底在哪裏,從而做一名合格黨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