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臺灣藝人高以翔27日凌晨在錄製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我吧》時心源性猝死,年僅35歲。高以翔死於心源性猝死,該事件讓深圳市民再次關注到猝死這一話題,記者從深圳市三甲醫院的心內科專家獲悉,大部分猝死患者都死於心臟驟停。

臺灣藝人高以翔27日凌晨在錄製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我吧》時心源性猝死,年僅35歲。

高以翔意外去世的事件發生後,一段他生前錄製《追我吧》的畫面在網上曝光。從視頻中看來,高以翔前段跑步略顯喫力,最後上斜坡的部分,手扶着欄杆一步一步往上走,看上去體力已不支。

11月27日晚,@浙江衛視中國藍 官網微博發表聲明稱,高以翔親屬已趕至寧波,節目組正在配合家屬及經紀團隊妥善處理後續事宜。聲明還表示,“願意承擔相應責任”。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同時,據新浪娛樂報道,《追我吧》節目宣佈結束錄製。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當高以翔不幸離世後,大家都在爲失去一位優秀演員唏噓不已,有些媒體和網友認爲此次意外可能與節目難度過大有關。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演員、導演徐崢更是直接將矛頭指向節目組,他說:“節目的安全防範意識也太差了,絕對要負責任啊!”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綜藝節目,從啥時候起,

跟“危險”劃上了等號?

《追我吧》到底有多危險?

兩名奧運冠軍體能都受不了!

《追我吧》的節目定位是“都市夜跑”

↓↓↓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參加競技節目的,身體素質一般都要很好的。

比如陳偉霆、黃景瑜,還有高以翔,他們都是經常健身的男生,看上去也挺強壯的。但是,節目組可能忘了身體再好的人也需要休息,精力也有限。

放動圖你們看看這個節目是怎樣的

↓↓↓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追我吧》已播出三期,每一期都是在夜裏錄製,從播出畫面來看,確實是個對體能要求比較高的綜藝。

比如,陡坡橫移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70米爬樓

雖然有繩索幫助嘉賓向上拉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緊接着是速降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關卡和關卡之間,選手都要跑着前進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在第二期節目,奧運冠軍鄒市明和李小鵬兩位運動員的跑道對決時,節目組就標註了李小鵬的奔跑速度,有10KM/h。如果對跑步稍有了解,這其實是業餘馬拉松愛好者完成馬拉松比賽的時速。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在這場對決中,李小鵬多次表達自己已經“爬不動了、腿軟了”,要到達體能極限了。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但是,節目組並沒有叫停比賽,而是將“體能耗盡”作爲賣點。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痛苦的不只是李小鵬,鄒市明在比賽中也遭遇驚險一幕。

鄒市明不慎掉入海洋球堆內,一開始還能露出頭和手。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後來直接整個人消失了。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演播室的嘉賓都很焦急,陳偉霆呼籲要不要找工作人員去看一下,纔有工作人員進去把鄒市明撈出來。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簡單恢復之後,鄒市明一瘸一拐還是往賽道終點走。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明星疲勞工作已是常態,爲什麼一定要熬夜?

據透露,由於《追我吧》節目必須在夜裏錄製,所以嘉賓通常都是晚上10點多開始入場,等到節目錄制完成,往往已是第二天一早5、6點。

這也與網友爆料高以翔出意外前曾長時間工作相吻合。而藝人錄製節目長達十幾個小時,已成行業普遍現象。

“一般節目拍攝,藝人都會規定時長是八個小時工作,不含妝發時間,加上妝發其實十幾個小時。”國內一位資深綜藝界人士直言,“競技綜藝更辛苦。前期導演要做沙盤推演。你有多少條路抵達終點導演就要推演不同路徑可能出現的情況,如設計備案、機位拍攝方法等。”

爲什麼非得熬夜呢?

各方面意見太多,協調需要時間

國內一位知名綜藝導演介紹,高強度的拍攝、拍攝前後的各方協調,讓綜藝節目各個環節上的人員都上緊了發條。

“客戶要提意見,平臺也要提意見。不僅如此,平臺裏又分不同部門:廣告、運營、製片人再加上部門主任一審二審三審。每個流程都會對節目提出自己的意見。”

藝人出場費太貴,必須錄快一點

除了來自客戶和內部協調的壓力外,節目組請藝人出鏡的高昂費用,也成爲綜藝錄製需要“更快一點”的原因。

“藝人制作設備成本很多是按天來計算。高昂的藝人費用讓導演組從節約經費的角度會選擇本來兩天的內容最好一天加班錄完。”

在這樣的情況下,藝人的體能被無限透支,出意外,也就並不意外了。

綜藝節目“玩過火”不是第一次,明星成“高危職業”

浙江衛視的綜藝節目出事,已經不是第一起。2013年,釋小龍的助理在跳水節目《中國星跳躍》現場溺水身亡。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2018年3月,張傑在錄製《王牌對王牌》的一個危險環節時缺氧暈倒,半邊臉拍在凳子上。 事後,節目組也在微博上對張傑進行道歉。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最近一次引發過大量關注的是《密室大逃脫》中,鄧倫因瘋狂騎動感單車導致心臟疼痛,表情猙獰。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在高以翔出事以前,就已經有不少觀衆對節目強度及難度過大提出質疑,指責節目組爲拼收視率,逼迫藝人強行突破個人生理極限。節目展現的並不是什麼拼搏精神,是通過折磨嘉賓滿足觀衆的獵奇心理。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最扎心的熱搜: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心梗若不及時救治,則可能發生猝死。“通過胸痛中心接診患者來看,明顯感覺到現在接診的年輕人多了。以前患心梗大多是六七十歲。但近幾年,已經接診了多例20歲至30歲的心梗患者。”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馬根山介紹,該院胸痛中心數據顯示,中青年心梗患者約佔胸痛中心心梗總髮病人數的三分之一。

七成猝死患者 死於心臟停搏

高以翔死於心源性猝死,該事件讓深圳市民再次關注到猝死這一話題,記者從深圳市三甲醫院的心內科專家獲悉,大部分猝死患者都死於心臟驟停。專家建議,猝死雖然可怕,但可以通過定期體檢和控制基礎疾病等手段進行預防。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猝死患者多爲心源性猝死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陳海波介紹,猝死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任何人身上。尤其是在劇烈運動中,或經常熬夜、壓力大、吸菸的人羣中發生,即使平時看起來沒有什麼大問題的人,也不代表猝死不會找上門。值得注意的是,約75%的猝死患者是死於心臟停搏,也稱爲心源性猝死。

何謂“心源性猝死”?這是指急性症狀發作後1小時內發生的以意識突然喪失爲特徵的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其特點有三:死亡急驟、死亡出人意料、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猝死的誘因,包括熬夜、久坐等。熬夜可使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使冠狀動脈內不穩定斑塊破裂、產生血栓,導致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甚至是猝死。近年來,猝死也在逐漸年輕化。由於心臟驟停的病人通常導致大腦缺氧,大腦缺氧一旦超過5分鐘,就有很大可能變成植物人,心臟的手術只是修復發動機,但神經中樞大腦一旦受損,將導致不可逆的嚴重後果。

心源性猝死發生時,如患者能及時送醫手術,能降低死亡率。

猝死可預防可急救

猝死雖然可怕,但也不是完全不能預防的。首先,定期體檢是基本,其次控制基礎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戒酒,多喫瓜果蔬菜。適當的參加運動幫助提升心肌收縮能力,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同時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也是預防猝死的關鍵所在。除此之外,心肺復甦急救方式的普及也極爲重要。

正確的心肺復甦分爲4步。

第一步,判斷:輕拍患者雙肩,大聲呼喊、詢問,用5-10秒鐘的時間,判斷有無呼吸。

第二步,呼救:撥打急救電話120,建議充分利用手機免提功能。第三步,按壓:按壓部位應位於兩乳頭連線中點,按壓深度應保證5-6釐米或使胸廓前後徑下陷1/3,以觸摸到頸動搏動最佳。按壓頻率應保持100-120次/分鐘。

第四步,除顫:“救命神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操作有三步,開機-貼片-放電。

夜間劇烈運動要小心

因爲白天沒有時間,現在不少市民都會選擇在一天工作結束後開始運動,夜跑、夜晚球類運動、爬山等越來越受歡迎,甚至有市民會選擇在夜間進行長時間跑步。

深圳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李軍告訴記者,如果市民在晚上六七時運動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在晚上10時以後劇烈運動就要小心了,這很容易引起神經功能紊亂,造成心律失常,增加猝死的發生率,尤其是一些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市民或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或是有其他基礎疾病的市民,更不推薦他們在深夜進行劇烈運動。在深夜運動,容易引發心臟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心肌炎。

浙江衛視終於發聲!高以翔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這條熱搜更扎心


來源 廣州日報、深圳商報、新聞晨報

部分內容來自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編輯 吳怡漪 責編 李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