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国军队第一次进行授衔的时候,规定了按照“德”、“才”、“资”三方面来作为衡量干部等级的一个标准。不过对于开国将帅的军衔的认定经过慎重的考虑和讨论,元帅、大将和上将的名单到授衔的时候都有了变化,由于大将人选进行了压缩,原定大将有十多名被调整成了上将,所以上将名单也有所改变。因此,有3名本来有望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领,最后被低授了中将,他们都是谁呢?


其中两位,来自红一方面军,分别是莫文骅和郭化若。莫文骅,广西人,是参加过百色起义的老革命,解放战争时期最高当过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的政治部主任,1952年开始评级的时候,莫文骅是东北军区的政治部主任。

作为大兵团的首任政治委员,莫文骅当时只被评定为副兵团级,而当时大部分正兵团级干部被授予了上将及上将以上的军衔。这直接导致了莫文骅和上将军衔擦肩而过。面对这个结果,莫文骅是有想法的,他认为是当时的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从中作梗。

因为莫文骅曾经在八路军时期,因为军民关系而和高岗闹过矛盾。后来为了安慰莫文骅,罗荣桓、林彪等人亲自找莫文骅谈过话。不过纵观莫文骅的经历,他被授予中将军衔很大因素,是他长期在军队的机关院校工作,在军队里担任主官的时间比较短,因此最终才被授予了中将。


郭化若,1904年出生,黄埔军校第四期的毕业生,和莫文骅一样,投身革命的时间比较早,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兵团的政治委员。只不过莫文骅在四野,而郭化若是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的首任政治委员。

郭化若也是长期在机关、院校等地方工作,还曾经一度被开除党籍,时间长达七年,这影响了郭化若在革命早期职务的升迁,再加上他担任军政主官的时间很短。所以,在评级的时候郭化若就被评定为副兵团级,最后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廖汉生,当时是在上将预授的名单里,他是出自于红二方面军。廖汉生,1911年出生,湖南人,早年跟随贺龙参加的革命,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师级干部,抗战时期是旅级干部,建国后长期在西北军区主持工作。


可是解放战争时期,廖汉生只是担任军级的政治委员,并没有担任过兵团级的干部,而且在进行评定的时候,廖汉生还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当时学校里的同学都埋头学习,并不打听军衔的情况,因此廖汉生一直到授衔前没多久才知道自己被评定为中将,所以即便有意见也来不及反应。

后来三位将军,莫文骅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福州军区副政委等职,郭化若则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廖汉生则担任过国防部副部长,不过其他担任副部长的,都是上将,只有他是中将。不过如今他们都已经与世长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