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瞭解到,不管是上海、北京,還是接下來要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的各地方援鄂醫療隊,都是從湖北返回當地隔離期滿後,再赴京上會。各地方援鄂醫療隊撤離湖北,並且來到國務院聯防聯控發佈會上,這釋放的一個明顯信號就是,湖北疫情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全國的疫情防控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國字頭”的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近日似乎成爲了“講故事大會”。各地援鄂醫療隊紛紛登臺,講述自己在湖北一線的抗疫故事。

從4月29日的北京醫院援鄂醫療隊,到4月30日的上海援鄂醫療隊,到今天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專場,明天則是江蘇省醫療隊專場。國家衛健委新聞司向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透露,這一系列發佈會已經排到5月10日,之後還有地方援鄂醫療隊來京上會。

地方援鄂醫療隊“排隊”上京,只是“講故事”這麼簡單嗎?這背後或許釋放三個信號。

“排隊”講故事說明什麼?防控見效

各地方援鄂醫療隊撤離湖北,並且來到國務院聯防聯控發佈會上,這釋放的一個明顯信號就是,湖北疫情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全國的疫情防控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今天下午,在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楊雲彥表示,自5月2日零時起,將湖北省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爲二級。至此,全國31個省區市均宣佈解除一級響應。

此外,4月30日零時起,北京市朝陽區由“高風險地區”調整爲“低風險地區”,這也意味着全國已經沒有“高風險地區”。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瞭解到,不管是上海、北京,還是接下來要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的各地方援鄂醫療隊,都是從湖北返回當地隔離期滿後,再赴京上會。結合今年定於5月22日和5月21日的“兩會”時間,可以說,全國人民被迫宅家的日子基本已經過去了。境內人員的自由流動,是社會生產和經濟活動恢復到正常秩序的直觀體現。

排隊講故事說給誰聽?也說給外國聽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連續三天的“講故事大會”上,三支不同的醫療隊都提到了17年前的“非典”。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醫療隊專家組成員曹照龍介紹稱,親歷過2003年SARS和2009年甲流之後,我們從國家層面,還有醫院層面,對呼吸道傳染病都會有一定的經驗。對傳染病防控體系的建立,包括不明原因肺炎的上報,還有呼吸道傳染病重症患者的診治流程,國家制定了相應的流程,對我們應對不管是禽流感也好還是甲流也好,都起到了很好的功效。此外,國家整體救治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在4月29日的發佈會上,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許小毛也提到,與非典時期相比,現在我們有了更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更多選擇的抗病毒藥物、和更科學的“應收盡收”策略,從而極大提高了救治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在國際輿論場上,美國等個別西方國家政客,對本國疫情應對不力,導致感染率和死亡率激增,卻頻頻把“鍋”甩到中國頭上。時而指責中國在疫情初期瞞報,時而污衊中國造成了疫情輸出,甚至抹黑武漢研究所人爲製造病毒,妄稱中國是病毒的起源地。面對這些不實指控,外交部已經在例行記者會上多次回應。

而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的平臺上,之前也做過兩次回應。一次是4月23日,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施一回應病毒起源說;一次是4月27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回應中國遲遲沒有向世界通報疫情。

到現在,這些從湖北一線返回的醫療隊來到“國字頭”發佈會講故事,既是講給國內民衆聽,也是從側面回擊國際上的不實指責。中國沒有瞞報疫情,中國的抗疫成果來的明明白白,我們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擺在首位。

爲什麼要讓他們來講故事?

在今天的發佈會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醫療隊專家組成員王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70多歲的李爺爺,既是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也是有各種基礎病和截癱、膀胱造瘻的患者,李爺爺一家人多人感染,沒有人照顧他。他來病房的時候坐着輪椅,他不停的喃喃自語,說“我不行了,別管我了,我真的不行了。”

王泠和隊員們把他從輪椅上抬到病牀上之後,發現他的紙尿褲裏裏外外全是糞便。之後,醫療隊的隊員們一起給老爺爺進行清瘡換藥。戴着護目鏡和手套,隊員們操作不是很方便,但還是一點點清除他的壞死組織,幫助他一次又一次做好清瘡工作,每一次貼好敷料,換上乾淨的紙尿褲,李爺爺總是感動地說,“真是謝謝你們,給你們添麻煩了,真的不好意思。”

王泠說這個故事時語帶哽咽,坐在她旁邊的醫療隊隊友劉中砥醫生不時望向她傾聽,也是一臉難過。而臺下的記者,包括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在內,都聽得深受感動。

王泠說,“這樣的例子還是很多的,我們病區裏有很多病人,因爲一家人得病,沒有其他人能夠照顧他們,我們就視病人爲親人。”

毋庸置疑,湖北的重症患者全部清零,離不開所有像王泠這樣的醫務工作者的專業和奉獻。而這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邀請各地援鄂醫療隊輪番來到“國字頭”發佈會,本身就是對他們抗疫工作的肯定與讚揚。

疫情終有一天會過去,過去之後,願我們不要忘記這些曾經爲我們衝在前線的戰士。

【來源:直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