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天勵飛:打造從1到N的北方運營中心

2017年落戶,以創新應用爲出發點,竭力擁抱青島豐富的應用場景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大約一個月前,一場在青島舉辦的工業企業與人工智能企業對接會打開了雲天勵飛“新世界的大門”。當機器視覺技術應用於紡織企業的布匹質量檢測,模型該如何建立、算法又該如何訓練,會議結束後,類似新課題開始在青島公司與深圳總部研發人員之間交流。

新需求代表新場景,這是人工智能企業最樂意看到的。互聯網預言家凱文·凱利說,未來,人工智能會像水電一樣成爲基礎設施。“電的價值不在於它的技術本身是如何複雜,而在於它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改變。人工智能也是一樣。”青島雲天勵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薛樹啓說。

換句話說,當企業完成了自有架構搭建、基礎算法研發這種從0到1的創新,一切其實才剛剛開始。此後的發展,更多時候是在應用層面,實現更多從1到N的創新。

這也是雲天勵飛2017年落戶青島時的初衷——建立一個輻射北方的創新應用平臺。“公司推出新產品、新服務,青島是最先投放的城市之一。本地團隊結合每一個具體場景,做應用開發。”薛樹啓介紹。目前,青島公司已輻射山東全省,以及河北、河南、東北、內蒙等市場。

目前,包括正在申請中的,青島雲天勵飛已擁有超過20項自主知識產權,其中包含6件發明專利。

雲天勵飛:落戶青島 打造從1到N的北方運營中心

“火眼金睛”保衛城市安全

如果你在嶗山區工作或居住,那麼你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使用雲天勵飛的產品和智慧服務。3000多路“火眼金睛”的人臉識別前端分佈在嶗山區的各條道路,一旦發現可疑人員,系統會立馬報警,爲城市安全保駕護航。

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背後需要人臉識別、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支撐。“系統會實時處理抓拍到的人像數據,並與數據庫內的嫌犯照片進行比對,當發現情況,系統將立即報警提醒,並追蹤可疑人員位置。”薛樹啓說。

實戰中,系統完成這一系列動作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兒。即使在億萬級的人臉圖像庫中,系統也只需要2.13秒就能完成查找。2.13秒有多快?有數據顯示,⼀個正常⼈每間隔3-5秒會眨⼀次眼。 也就是說,你眨眼之間,可疑人員就找到了。

該系統自雲天勵飛落戶青島以來就已搭建。目前,已幫助嶗山區抓獲網上逃犯數十名,協助破獲案件百餘起。

應用還在持續創新中。2019年6月,雲天勵飛與嶗山公安達成戰略合作,雙方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在智慧警務、視頻結構化、警務大數據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和研究AI+新警務技術應用。

“城市安防這一應用場景的需求是不斷擴展的,之前更多是人臉識別,現在加入人體識別。不僅要能識別人的面部,還要識別他的衣服顏色、背影特徵等。”薛樹啓說。此外,多種數據的打通也是未來一大趨勢。

雲天勵飛的“火眼金睛”還在上合組織青島峯會、人民海軍成立70週年海上閱兵、青島國際啤酒節等重大活動上發揮過重要作用。在高速、門口等關卡上,設置臨時設備,識別是否有可疑人員進入市區或活動會場。

在山東省內,青島雲天勵飛還爲煙臺、濟寧等地提供應用研發和服務,有近萬路人臉前端在各地保衛城市安全。

雲天勵飛:落戶青島 打造從1到N的北方運營中心

開放場景中更多“N”待破土而出

智慧警務、城市安全,這些只是雲天勵飛在青島從1到N的開始。未來,更多N會一個接一個在這裏實現。

2019年,青島提出打造人工智能產業應用與服務高地,一切能開放的場景都開放,號召有技術有想法的企業到青島來。像雲天勵飛一樣亟待實現更多應用創新的人工智能企業,猶如游魚遇到活水,拳腳加速施展起來。

在人工智能共同體中,雲天勵飛也是一隻業內公認的獨角獸,近期更是獲得了近10億元的pre-IPO輪融資。與很多人工智能企業不同,雲天勵飛不僅是人工智能算法企業,也是一家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在應用層面,除公共安全外,已涉足社會治理、新商業、AIoT等細分領域。如青島公司就已在省內某商場內設置導購或遊戲互動大屏,系統能通過捕捉消費者目光在不同板塊停留的時長,判斷消費者偏好,爲商場精準營銷提供支撐。

“全市提出開放場景,正慢慢改變着很多企業和單位對人工智能的觀念。”薛樹啓介紹,去年底人工智能共同體在青島成立後,雲天勵飛參與了形式多樣的對接活動,拿到了包括製造業在內的開放場景名單,走訪對接已緊鑼密鼓展開。

紡織企業對視覺檢測的需求就是由此而來。雖尚未涉足工業智能領域,雲天勵飛還是認真將此場景作爲一個研發課題,開始在內部進行探討。“工業一定是未來人工智能應用的重要領域,青島豐富的製造業場景,讓我們更早接觸、思考這方面問題。”薛樹啓說。若說得豪言壯語些,青島有望成爲雲天勵飛在工業領域應用創新的最前沿。

一次次對接都在爲未來更多創新應用的出現埋下種子。在青島這片場景開放的沃土上,雲天勵飛將有更多“N”在這裏破土而出。

(記者 孫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