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成就梦想,劳动创造未来。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首先向常年奋战在网球场上的各位球友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各位玩得开心,球技大涨!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男子职业网坛,盘点一下过去十年ATP球员们的战绩,看看哪些人是当之无愧的ATP劳模。

为了尽量做到客观和公正,我们依然秉持以数据来说话的理念,设计了以下三个指数来评选产生了22名ATP劳模和1名ATP最佳劳模。

辛勤指数:参赛总场数

据统计,过去十年内,在参赛总场数排行榜上,德约科维奇以729场比赛位居榜首,第二是纳达尔,第三是费德勒,第四是费雷尔,第五是伯蒂奇,第六是西里奇,第七是伊斯内尔,第八是穆雷,第九是西蒙,第十是弗格尼尼。22名主要球员参赛场数如下图所示。

获胜指数:比赛胜率

据统计,过去十年内,在比赛胜率排行榜上,德约科维奇以86.24%的胜率位居榜首,第二是纳达尔,第三是费德勒,第四是穆雷,第五是德尔波特罗,第六是费雷尔,第七是锦织圭,第八是拉奥尼奇,第九是伯蒂奇,第十是特松加。22名主要球员比赛胜率如下图所示。

为了便于横向比较参赛总场数和比赛胜率,我们将参赛总数和比赛胜率换算成指数,具体换算方法是:以参赛总场数为例,我们将排名第22位的球员的参赛总场数为基数,用每位球员的参赛总场数除以该基数得到的商,作为该球员的辛勤指数。比如,西西帕斯的参赛总场数为160场,德约科维奇的参赛总场数为729场,则德约科维奇的辛勤指数为729/160≈4.556,西西帕斯的辛勤指数为1。其余球员的辛勤指数和获胜指数以此类推。

荣誉指数:冠军积分

我们知道,球冠军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强,因为不同级别的冠军分量是不同的。因此,我把过去十年冠军数按不同级别进行了换算,然后再累加得到每个球员的冠军积分。具体计算方法是:将大满贯、年终总决赛、奥运会冠军权重设为1,大师赛冠军设为0.5,ATP500冠军权重设为0.25,ATP250冠军权重设为0.125。比如,德约科维奇共拿了10个ATP500冠军,则他的ATP500冠军积分为10×0.25=2.5,其余级别的冠军积分以此类推。

经过上述换算方法,过去十年内,在冠军积分排行榜上,德约科维奇以36.5分的冠军积分位居榜首,第二是纳达尔,第三是费德勒,第四是穆雷,第五是瓦林卡,第六是费雷尔和小兹维列夫,第八是西里奇,第九是蒂姆和德尔波特罗。22名主要球员冠军积分如下图所示。

我们在将上述22名球员的辛勤指数、获胜指数和荣誉指数相加后,可以得到每位球员的总分数,以此作为劳模评选的最终依据。

综合22名球员的最终得分,我们可以评选出过去十年ATP的22名劳模,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德约科维奇、纳达尔、费德勒、穆雷、瓦林卡、费雷尔、西里奇、伊斯内尔、德尔波特罗、小兹维列夫、特松加、蒂姆、迪米特洛夫、伯蒂奇、锦织圭、弗格尼尼、梅德韦德夫、孟菲尔斯、西蒙、阿古特、西西帕斯、拉奥尼奇。

在做这个数据统计和数学模型分析的时候,我有三点切实感受:

第一,德约科维奇是当之无愧的最佳劳模。过去十年内,德约科维奇的参赛总场数、胜率、冠军数等三项数据均位居榜首,由此派生出的辛勤指数、获胜指数和荣誉指数也都排名第一,这三个指数累加起来,德约科维奇以42.664分高居榜首,大幅领先其余球员,是当之无愧的最佳劳模。

第二,四巨头之间呈“4321”梯状分布。我们总是习惯于用四巨头来指代过去十年内四位最伟大、最成功的球员。但是,鲜少有人能直观地指出四巨头之间的差距。通过以上数学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四巨头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从三项指数总得分来看,德约科维奇为42.664分,纳达尔为31.323分,费德勒为23.442分,穆雷为19.839分。分数显示,四巨头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阶梯差距。

第三,四巨头之外的球员夺冠实在太难了。我在统计冠军积分的时候,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四巨头之外的球员夺冠难度实在是太大太大了。那些含金量非常高的大满贯、年终总决赛和奥运会三项冠军基本上都被四巨头瓜分殆尽,仅有瓦林卡拿过3个大满贯,西里奇拿过1个大满贯,迪米特洛夫、小兹维列夫和西西帕斯曾经幸运地拿过3次年终总决赛冠军,就连大师赛也绝大多数都被四巨头抢走。锦织圭、伯蒂奇、孟菲尔斯、拉奥尼奇、阿古特这样的球员都只能拿一些ATP500以下赛事的冠军,他们甚至连一个大师赛冠军都拿不到。要知道,锦织圭在2014年9月起的3年时间内,排名一直稳定在世界前十,就连这样的球员都没有拿过任何一个大师赛冠军!

如此想来,我们只能说,巨头们太可怕,其余球员太可悲!有人说,生在费纳德的时代,对于球迷们来说是何其幸运!可是,对于天天在职业赛场摸爬滚打的职业球员们来说,生在费纳德的时代,又是何其不幸!

最后,再次祝所有热爱网球的球友们节日快乐,祝各位多打球,多涨球,多赢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