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一些商城推出‘购物返现’这样的活动,看上去非常划算,号称买多少就能返多少,而且返的还不是优惠券、抵用券,是现金,天底下真的有这种好事?这种活动到底靠谱吗?”昨天,市民李先生致电党报热线,咨询时下网络上出现的“购物返现”是否合规靠谱。

记者随后上网搜索发现,这类打着“消费返利”旗号的平台,宣称使用自己的平台购物,消费的金额会全部返还,也就是说不花钱就能买到想要的商品。

记者尝试进入一个商城APP后发现,里面设有家用电器、食品酒类专区,看起来与普通购物网站区别不大。微信上,一位宣称是该网站的高级营运的女士对记者介绍,商城的“核心”在于抢购区,每天上线10款抢购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两人成团抢购就可以抽奖,你可以先买便宜的产品试试,一半概率赚钱一半概率保本!”这位女士告诉记者,消费者购物成功后就能获得一次抽奖机会,一半的概率是商场消费券,一半概率是现金红包。而且只要交一定会费成为商城代理,就能够拿到下线购买商品金额的10%作为佣金,不停发展下线,代理就可以收钱提现。

“这种行为不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认定的消费行为,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还有可能涉嫌非法集资。”记者咨询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该局也曾收到多起“购物返现”是否合规的咨询。

多位市民在电话中提到,在线下的实体店参与了购买手机返现的活动,在长达一两年的返现时间里,商家逐渐不履行返现责任了。

据介绍,这类通过线上、线下途径,以“预付消费”“充值”等方式吸收公众和商家资金,大量资金由平台控制,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同时,这类平台的运营模式也存在着违法风险。

一些平台虚构盈利前景、承诺高额回报,授意或默许会员、加盟商虚构商品交易,直接向平台缴纳一定比例费用,谋取高额返利,平台则通过此方式达到快速吸收公众资金的目的。

部分平台还采用传销的手法,以所谓“动态收益”为诱饵,要求加入者缴纳入门费并“拉人头”发展人员加入,靠发展下线获取提成。平台及参与人员的上述行为具有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行为的特征。

“仔细分析就能知道,高额返利其实难以实现,返利资金主要来源于商品溢价收入、会员和加盟商缴纳的费用,多数平台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实体经济和收益,资金运转和高额返利难以长期维系。”市场监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提醒,此类平台运作模式违背价值规律,一旦资金链断裂,参与者将面临严重损失。

一旦参与消费返利活动,就成了非法集资的参与者,按照有关规定,参与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风险自担,责任自负;参与传销属违法行为,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防止利益受损。

文章来源:湖州政府网,特此鸣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