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以上敘述可以看出,郭德綱在天津時還是很安逸的,但郭德綱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其家庭可以給郭德綱一個平凡的生活,但開創事業需要郭德剛自己。1,原生家庭給了郭德剛,較好的生活條件和相聲教育資源,不是誰都能拜常寶豐和楊志剛爲師。

題記:.成長,就是褪去一層層個性的皮,套上一件件讓大家看起來順眼的外衣。

最後,那些跑龍套的,很多都成了生活的主角兒。

郭德綱1973年1月18日出生於天津,其父郭有源是一名警察,母親是一位小學老師。

(郭德綱出生在大紅橋附近,這裏是他童年常去的地方。)

(幼年郭德綱。)

當時,父親郭有源管片兒內有一個紅橋俱樂部,上班時,常把他撂在這個俱樂部的劇場內。當時劇場裏,常有戲曲、曲藝各種演出。

或許由於從小在劇場中耳濡目染;換句話說,郭德剛從小就“沐浴在藝術的乳汁中。

郭德綱從小時候就酷愛曲藝,很有說相聲的天賦。

1979年,七歲跟隨天津評書藝人高祥凱學習評書,8歲開始學習相聲

兒子喜歡又有相聲天賦,作爲警察的郭有源人面也較廣,認識的也多,朋友介紹朋友,1984年11歲的郭德剛就有了第一個相聲老師常寶豐。

(常寶豐)

在相聲界,常寶豐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相聲表演藝術家,相聲大師常連安第六子,小蘑菇常寶堃之弟。1985年拜馬三立爲師。

常保豐可謂郭德綱第一個名師。

1989年,16歲的郭德綱再拜時任天津紅橋區文化館館長 、作家楊志剛爲師學相聲,

楊志剛也是著名相聲演員,他教授郭德剛相聲藝術,長達七年之久。

(天津工人俱羅部時的郭德剛)

1995年,郭德綱創建德雲社,開始闖蕩北京,對外稱白全福的徒孫,楊志剛的徒弟。

該年郭德綱22歲,從此放棄了安逸的生活,開始了其艱難的創業歲月。

從以上敘述可以看出,郭德綱在天津時還是很安逸的,但郭德綱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其家庭可以給郭德綱一個平凡的生活,但開創事業需要郭德剛自己。

(郭德綱安徽電視臺跑龍套。)

(德雲社創業時期的郭德綱。)

(郭德綱和姜昆合影。)

經過艱苦的奮鬥,守得雲開見月明;德雲社慢慢在北京站住了腳。

2004年10月,郭德綱再上一個臺階拜相聲大師侯耀文爲師。

2005年,加盟其師父侯耀文的鐵路文工團;之後主持安徽衛視《劇風行動》,並客串連續劇《地下交通站》食客這一角色。

(郭德綱練書法恁)

(德雲社開會。)

有了名師指導,加上人脈,德雲社和郭德綱開始走紅,他更是藉助互聯網的興起,憑藉着互聯網病毒式的擴散,德雲社和郭德綱這兩個名字傳遍大江南北。

從此相聲江湖有了郭德剛的一席之地,近幾年更是如日中天。

郭德剛成功有以下幾個原因:

1,原生家庭給了郭德剛,較好的生活條件和相聲教育資源,不是誰都能拜常寶豐和楊志剛爲師。

2,”上天賞飯喫“郭德剛有天賦,而且堅韌有毅力;郭德綱的情商和與人打交道的能力也夠。

3,天津和北京相聲環境好 ,有郭德綱崛起的資源和市場。

4,互聯網的崛起,可以讓郭德剛不需要春晚這個舞臺也可以廣泛傳播。

總之,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每個人的成功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