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國的高校來說,人才培養是其核心的任務。像國內的兩院院士、國家傑青、長江特聘教授等都算科研學術領域的頂級人才,而各所高校的頂級人才數量也是反映一所大學科研實力的重要指標。在當前教育體制下,本科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應該是最大的,而本科學歷的認可程度確實比碩士、博士高一些。尤其是找工作的時候,即使你是碩士、博士學歷,招聘單位也會關注一下你的本科是在哪裏讀的。而對於這些頂級人才來說,通常也是如此。那麼,國內這些高校本科都培養了多少頂級人才呢?小編對此進行了一個統計,其中院士統計的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的數據,國家傑青和長江特聘教授統計的自評選以來的所有年份數據。其詳細結果如下:

由於院士評選相對國家傑青和長江特聘教授來說難度高出不少,因此在進行加權時賦予了5分的分值。這份排名相信基本反映了各所高校本科教育的質量,當然,由於只是統計總數而沒有統計高校本科畢業人數,因此相對來說規模大一些的高校要佔據一些優勢。畢竟本科畢業人數多,從概率來講出現頂級人才的機會也大一些。這種影響在此不再考慮,因爲不管怎麼樣,人才是實實在在的。

從高校本科校友人數來看,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學。作爲國內第一學府,其兩院院士、國家傑青和長江特聘教授數量都位居高校前三,其中後兩項都位居第一。排名第二的不是清華而是浙江大學,這所高校在兩院院士數量方面遙遠領先。都說江浙地區出人才,浙江大學在合併了其餘重點高校後形成了浙江一家獨大的局面,院士校友數確實不少。排名第三的是南京大學,都說南大在沒落,但在本科人才培養方面確實實力很強。吉林大學排名第四,吉林大學雖然合併後整體質量有所下降,但其核心學科依舊強勢,也是出了不少人才的。清華大學排名第五,這個排名和其實力並不成正比。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雖然僅僅排名第六,但考慮到其畢業人數要遠遠低於其餘高校,其人才的成材率是非常高的。都說中科大是高四,在本科人才培養方面這所大學值得其餘高校去好好學習一下。規模高校川山吉三校排名都不錯,這也是這些高校的優勢。但蘭州大學能夠進入前十確實令人驚喜,從這份排名上依稀看到了蘭州大學曾經的輝煌。都說蘭州大學流失的人才可以再建一所985,這確實是一個事實。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名都還可以,南開大學排名第15位,但兩院院士僅有1個,這個數據有點尷尬。

​說完了表現不錯的高校,下面看一看排名靠後的都有哪些大學。第一所是上海交通大學,作爲國內排名前四的高校,其本科人才的成材率竟然如此之低。在頂級人才本科校友排名裏面,這所大學僅僅位列第25位。另外兩所大學是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這2所高校曾經在90年代被認爲商業氣息太濃,生源招攬都成問題。目前生源好了很多,但似乎畢業的學生並不熱衷於科研。北京的幾所高校排名也並不理想,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這些高校本科生源水平都非常好,但成材率這麼低就弄不清楚了。上海交通大學至少還能排名25位,但同城的另一所985工程大學——同濟大學排名就有些讓人看不懂了,排在了35位。兩院院士僅有2位,國家傑青和長江特聘教授本科校友都是個位數,甚至不及一些211工程大學。上海和廣東的高校表現如此之差,確實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