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在明朝大规模的大臣被廷杖的事件不止在明世宗时发生过,在明武宗时期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在明朝时期,如果大臣触怒了皇帝,经常是被廷杖的。

明朝时期廷杖200多名大臣的皇帝不是别人,正是明世宗朱厚熜。所谓的“廷杖”是什么意思呢?明世宗又因为何事对200多位大臣进行廷杖呢?
今天我们在看明清时期的古装剧时,经常会听到某位大臣因犯了死罪,而被拖到午门斩首的台词。实际上当时的紫禁城内从不斩人,午门外也并非杀人的刑场。在明朝时期,如果大臣触怒了皇帝,经常是被廷杖的。
所谓的“廷杖”就是君主在朝廷上打臣子屁股。不要小看了这个惩罚,这对大臣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侮辱性惩罚,再加上如果“廷杖”的杖数过多,也是会闹出人命的。
“廷杖”的地点是在如今午门和天安门之间。在明世宗时期,朝廷中就发生了200多位大臣被廷杖的事件,这件事又是因何而起的呢?
话说在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由于明世宗是由旁系皇族坐上的皇位,因此他一心想使自己变得更名正言顺一些,所以他打算把自己母亲的尊号“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中的“本生”二字去掉。但是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上百位大臣的反对,众官不断地上书劝阻,他们甚至还集体跪拜在左顺门前哭谏。
大臣们的这一举动,让朱厚熜感到自己很没有面子。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下令将劝阻他的大臣统统关入大牢,并且在关入大牢之前对他们进行廷杖。后来根据史料记载,被廷杖的大臣有200多人,其中有17人因施刑过重而死亡。
其实,在明朝大规模的大臣被廷杖的事件不止在明世宗时发生过,在明武宗时期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据《明史》记载,明武宗要去南方巡游时,也就是颁布“禁猪令”前,有100多位大臣认为武宗不该选择这个时候巡游,因为南方正处于战乱状态。但正是因为这次劝阻,他们也被武宗廷杖了。这些人在午门前被罚跪5天,后又杖责30~50杖,有的人甚至被活活打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