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55位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們是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有傑出貢獻的解放軍將領的代表。1956年和1958年,又有兩位高級將領先後被授予上將軍銜。這57位將軍爲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過重大貢獻,因此被人們稱之爲“開國上將”。這些將領之中,不乏文武全才者,其中黃埔軍校畢業的就有八人,下面對其簡介一下。

一、蕭克

蕭克,1907年7月出生於湖南嘉禾縣一個清貧的書香門第。幼年入私塾,讀《四書》、《五經》,爾後,就讀同善高小。1923年,考入嘉禾甲種簡習師範學校,就讀嘉禾甲種師範的時候,家裏已經窮得拿不出錢來供他讀書。好在校長很同情蕭克,讓他給學校刻蠟版、印講義得到補助。1925年冬從師範學校畢業後,隻身前往廣州。1926年初,考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憲兵教練所(該教練所後歸併黃埔軍校),系黃埔軍校四期畢業。

他參加過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參與了創建井岡山根據地和保衛中央蘇區的鬥爭。他是我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高級指揮員之一:25歲當軍長;27歲率領紅六軍團先遣西征,拉開了萬里長征的序幕;30歲率八路軍包圍北平------戰功赫赫,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但他在戎馬倥傯,堅持讀書寫作,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儒將。1949年以後,擔任過任軍訓部部長、訓練總監部部長、國防部副部長、軍政大學校長、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是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2008年10月24日在北京逝世。

二、張宗遜

張宗遜,1908年2月出生於陝西省渭南縣的農民家庭。7歲時先讀私塾,後來再讀新式小學。1922年,就讀於渭南赤水職業學校,參加了學生愛國運動,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生涯中,參加了北伐戰爭、秋收起義、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徵、冀中抗日、百團大戰、解放西安、解放蘭州、解放青海等戰鬥。身經百戰、戰功赫赫,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兼軍委軍校部部長、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總後勤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1歲。

三、周士第

周士第,1900年9月9日出生於廣東海南島樂會新昌村。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參與組建孫中山的“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革命生涯中,他參加了北伐戰爭、南昌起義、長征、百團大戰,指揮晉北戰役,協助徐向前指揮晉中戰役、太原戰役,參與指揮扶郿戰役和秦嶺戰役,連續解放漢中、廣元、劍閣、江油、綿陽等40多座縣城,參與指揮抗美援朝戰爭防空作戰。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79年6月30日於北京病逝,享年79歲。

四、郭天民

郭天民,原名郭基逵,1905年8月生於湖北黃安縣的一個農民家庭。他自幼天資聰穎,先後考入黃安縣乙種農業學校、武昌中華大學附屬中學學習,最終卻因家庭貧困不得不輟學。1926年夏,經黃安縣中共黨組織負責人董覺生(董必武的胞弟)介紹,郭天民南下廣州投考黃埔軍校,成爲黃埔軍校六期生。192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2月,郭天民隨黃埔軍校特務營參加了廣州起義。隨後參加了長征、抗戰、解放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歷任雲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高級系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軍事出版部部長、院校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70年5月26日逝世。

五、楊至誠

楊至誠(楊至成),1903年11月出生於貴州省三穗縣八弓鎮木界村。1921年畢業於省立農業中學,1923年楊至成在重慶入川滇黔聯軍,任軍需官。1926年春,楊至成隨聯軍到廣東,考入黃埔軍校第5期。同年經周逸羣介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走上了革命道路。參加了南昌起義、湘南起義、紅一方面軍長征、東征戰役、西征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身經百戰,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兼院務部部長、高等軍事學院副院長等職,1967年2月3日在北京病逝。

六、陳伯鈞

陳伯鈞,1910年11月26日出生於四川省達縣一個農民家庭。1927年1月進入黃埔軍校第六期,同年5月入黨。在革命生涯中,先後參加了平定夏鬥寅叛亂的戰鬥、秋收起義、五斗江戰鬥、草市坳戰鬥、龍源口戰鬥、黃洋界保衛戰、水南戰鬥、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漳州戰役、南雄水口戰役、樂安宜黃戰役、長征、陳莊戰鬥、熱河保衛戰、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等。身經百戰、戰功赫赫,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副部長、副教育長、教育長、副院長、代院長,高等軍事學院副院長、院長等職。1974年2月6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七、宋時輪

宋時輪,1907年9月出生於湖南醴陵北鄉黃村。曾就讀於醴陵縣立中學,1923年冬,宋時輪到長沙進入軍閥吳佩孚的軍官教導團學習,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並加入共產黨。在革命生涯中,先後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長征、東征、西征、山城堡戰役、冀東抗日武裝暴動、萊蕪戰役、泰蒙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戰役、梁山阻擊戰、宛西戰役、宛東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兼第9兵團司令員和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委、軍事科學院院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91年9月17日在上海病逝。

八、陳明仁

陳明仁,1903年4月出生於湖南省醴陵市洪源鄉陳家嶺。1924年,他不顧家庭反對,入廣州陸軍講武學校學習軍事,後轉入黃埔軍校第一期。抗日戰爭時期曾經任第2預備師師長,曾參加的九江保衛戰和桂南會戰,1941年調任第71軍副軍長,1944年升任軍長,隨中國遠征軍參加滇西對日軍反攻作戰,在接防的第二天即奪取回龍山,並乘勝攻克畹町,同在緬北作戰的中國駐印軍勝利會師,打通中印公路。

後來,在好友的勸導和中共黨組織的影響下,思想開始發生轉變,對蔣介石開始產生反感。1949年8月4日,與程潛等率部通電起義,任湖南省臨時政府主席兼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司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任湖南軍區副司令員、四野第21兵團司令員、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5軍軍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74年5月21日,病逝於北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