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企開啓大整合 焦煤合併山煤重整資源

4月22日晚間,山煤國際(600546.SH)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煤集團”)轉來的《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吸收合併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有關事宜的批覆》,本次重組將涉及無償劃轉、吸收合併的方式,由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焦煤集團”)對山煤集團進行重組。

對此,焦煤集團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對於焦煤集團與山煤集團合併一事,目前已經得到確認,且高層有人事變動。不過,基層工作目前沒有什麼變化,生產經營一切如舊。

“山煤集團與焦煤集團合併或許只是個開始,後期不排除煤炭企業繼續合併重組。”山西省國資委人士向記者表示,山西煤炭資源豐富,但很多煤炭企業在業務上存在同質化,亟須通過國企改革優化資源佈局。焦煤集團不管是在焦煤生產還是供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合併之後,將極大地增強企業競爭力。

“巨無霸”抱團

“疫情防控向好之後,煤炭企業是最先復工、復產的,山西有一半的財政收入是來源於煤炭,因此理所當然地要在煤炭上謀發展。”上述山西省國資委人士向記者表示,4月21日,山西省屬企業、市國資委負責人會議在太原召開,會議上就已經明確了將推進山煤集團與焦煤集團合併重組。

該人士介紹,此次重組分兩步走:第一步爲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由山西省國有資產投資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國投”)將所持有的山煤集團100%股權無償劃轉至焦煤集團,山煤集團成爲焦煤集團全資子公司;第二步是焦煤集團對山煤集團吸收合併,焦煤集團將直接持有原山煤集團旗下核心子公司股權,並逐步完成股權變更。

事實上,除了明確重組步驟之外,合併之後焦煤集團的“掌舵者”也已敲定。

4月21日上午,焦煤集團召開幹部大會宣佈山西省委、省政府任免決定:原山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建澤出任焦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原晉能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陳旭忠任焦煤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提名總經理人選。

對於趙建澤來說,此次執掌焦煤集團實屬迴歸。2015年11月,時任焦煤集團副總經理、總會計師的趙建澤轉任山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彼時,山煤集團面臨嚴峻的市場經營壓力和複雜的內部貿易風險。因此,趙建澤執掌山煤集團被視爲“臨危受命”。最終,他直面問題、有效應對,不僅穩住了局面,而且成功實現了上市公司保殼脫困,企業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天眼查信息顯示,焦煤集團成立於2001年10月12日,屬山西省國有獨資企業,旗下擁有西山煤電(000983.SZ)、山西焦化(600740.SH)、南風化工(000737.SZ)3家A股上市公司,合併山煤集團之後,山煤國際也將劃歸到焦煤集團旗下。屆時,重組之後的焦煤集團將擁有4家上市公司,不過,實際控制人仍然爲山西省國資委。

優化資源佈局

公開資料顯示,焦煤集團是全國最大的焦煤生產加工企業,也是全國最大的焦煤市場供應商,焦煤產量已突破千萬噸。

“在2019年底的時候,焦煤集團就開始對山煤集團旗下的煤礦和選礦廠進行託管,當時就已經傳言焦煤集團要併購山煤集團。”焦煤集團方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焦煤集團在山西煤炭企業中特色明顯,優勢就是焦煤產業,焦煤集團曾經牽頭國內八家焦煤企業共同成立中國焦煤品牌集羣,推動出臺行業發展規劃、焦煤產品標準及質量體系,提升中國焦煤的品牌形象。

事實上,山西省已經明確焦煤集團的使命和發展目標,通過幾年的努力,把焦煤集團打造成爲全球煉焦煤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

“衆所周知,焦煤在全球範圍內是一種相對稀缺的煤種資源,全球焦煤探明儲量中國約佔四分之一,中國的一半儲量又在山西,接下來,我們就是要通過焦煤集團把山西這種比較優勢發揮出來,獲得這個行業更大的話語權。”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表示,先整合焦煤集團內部的資源,然後再整合省屬國企的焦煤資源,進而整合山西省內外乃至國際國內的焦煤資源,形成規模效應。

“山西的煤炭企業衆多,其中有的公司之間業務相近、產品同質化,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區域內競爭,這樣內耗就很嚴重,但是這些企業又都屬於山西省國資委旗下,所以山西省方面希望通過國企改革優化資源佈局。”某國有企業高管張強(化名)向記者表示,山西原有七大煤炭公司,以前都可以說是挖煤的,但是現在不同了,各自有各自的發展方向,例如潞安集團發展煤化工,晉煤集團發展煤層氣,焦煤集團發展焦煤。而且這些具有明顯產業優勢的企業可以依靠國資委整合資源,例如焦煤集團爲了能夠在焦煤行業獲取更大的話語權,除了整合山煤集團的焦煤資源,也可以整合其他山西省屬企業的焦煤資源。

地方煤企重組開啓?

山西煤企一直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長期以來在國內煤炭企業排名中處於5位開外。2019年,合併之後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營收約5422億元,而山西七大煤企中營收最多的潞安集團排名第六,營收1775億元。

山西省曾經也試圖通過重組的形式提升山西煤企地位,因此,山西煤企合併的“緋聞”時有發生。

此前,因爲潞安集團與陽煤集團在煤種上是同質的,雙方發展的產業、生產的產品及銷售市場定位差不多,市場傳出二者合併的消息,不過,傳言始終未曾落地。

2017年11月,山西省14家上市公司發佈了被山西國投收購的公告,收購完成後,山西國投成爲這14家公司的控股股東。其中,也包括七大煤企旗下的上市公司,這在當時被視爲是山西七大煤炭企業合併重組的信號。

“現在看來,山西國投只是以資本作爲紐帶,開展國有資本運營,沒有從事具體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此組建山西國投被認爲是山西煤企合併是不準確的。”上述山西國資委人士表示,山西國企改革重點在國資保值增值、產業深度轉型、專業化重組、資本運作、項目投資等方面,在專業化重組方面,煤炭企業首當其衝,焦煤集團重組山煤集團或許只是一個開始。

“煤炭去產能已經接近尾聲,留下來的雖然有民營企業,但是比例很小,這些企業在市場中已經沒有太大的話語權,抵禦風險的能力很差,例如今年的疫情,有部分民營企業甚至到現在還未復產。”陝西一家民營煤企老闆向記者表示,煤炭去產能之後,留給小煤礦的只有兩條路,第一是響應政策關閉煤礦,轉讓產能指標;第二是尋找合作者,也就是大煤企所說的兼併重組。

“這主要是政策倒逼所致。”上述煤企老闆告訴記者,以山西省爲例,2018年下發的《關於推進煤礦減量重組的實施意見》中就明確提出,兩年內,60萬噸/年以下(不含60萬噸/年)煤礦實施減量重組,力爭2020年底前60萬噸/年以下煤礦全部退出;單一煤炭企業生產建設規模力爭達到300萬噸/年以上。

“類似這樣的規定各省都有,只是退出的期限不同罷了,對於煤礦來說,小就意味着被淘汰,因此重組合並是必須的,只是小煤礦不像大煤礦那樣受關注罷了。”上述煤企老闆認爲,地方煤炭企業合併重組已經開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