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前文分別提到遼國的四位皇帝:耶律阿保機、耶律德光、耶律阮和耶律璟。可以說自耶律阿保機創立遼國(契丹)之後,遼國的政局就一直處於動盪之中,內亂不休,這也造成了遼國國力的下降。直到第五位皇帝的出現,遼國纔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這位皇帝也被譽爲遼國的中心之主。他的名字叫做耶律賢。
說起耶律賢的身世,有一點值得關注,那便是他並非遼國第四任皇帝耶律璟的兒子,而是第三任皇帝耶律阮的次子,其祖父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耶律賢與耶律璟是堂兄弟關係。
耶律賢之所以能登上帝位,得益於在耶律璟時期的常年蟄伏,暗中積蓄力量。據《遼史·景宗紀》記載,由於耶律璟的濫殺和怠政,引發衆多朝臣不滿,不少大臣便暗中投靠耶律賢,並逐漸形成了一股政治勢力。
耶律璟似乎對耶律賢這位堂弟也頗爲看好,曾經開玩笑地對耶律賢表示:““吾兒已成人,可付以政。”不過,顯然耶律賢並不相信這位堂兄之言,更加小心謹慎,唯恐受到耶律璟的猜忌。有一次,耶律賢與大臣韓匡嗣討論時事,被耶律賢適所制止,這充分說明這股勢力對耶律璟頗有忌憚。
應歷十九年(公元969年),耶律璟被殺,耶律賢聞訊後,立即率領飛龍使女裏、侍中蕭思溫、南院樞密使高勳帶着以前鐵甲騎兵進入皇宮,從而控制了大局。到了第二天,支持耶律賢的大臣們紛紛勸進,耶律賢因此順利地登上了帝位,成爲遼國的第五任皇帝,史稱遼景宗。
耶律賢繼位後,立即對遼國高層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除了任用耶律屋質、耶律賢適、耶律休哥、耶律沙等一大批能人之外,對於遼國內部的不同政治勢力也採取了拉攏的政策,使得遼國政局逐漸穩定。同時,耶律賢又改革吏治,任用賢能,積極發展生產,短短數年時間,遼國的國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隨着內部政局的穩定,耶律賢逐漸開始了對外擴張,而此時趙匡胤也於公元960年建立北宋王朝,雙方的矛盾由於燕雲十六州而激化。到了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雙方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爭奪戰。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趙光義親率十萬大軍進入幽州,耶律賢集中遼國主力迎敵,雙方在高粱河一帶爆發激戰。結果在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人的率領下,遼軍大獲全勝,宋軍全線崩潰,連宋太宗趙光義也只得坐着牛車逃跑。從此,遼國進入了全盛時期。
不過,就在高粱河戰爭結束後的第三年,耶律賢因病去世,享年三十五歲,遼國隨即進入耶律賢皇后蕭綽臨朝攝政的時代。在蕭綽的帶領下,遼國多次擊敗宋軍,著名的楊家將第一代代表人物楊業便是死在蕭綽之手。
參考書籍:《遼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