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公孙度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之后,他乘着局势动乱的机会,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先后击败了高句骊和乌丸。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他的野心也日渐膨胀,一度有自立为王的打算。但又畏惧曹魏,只得假意依附。公元237年7月,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终于迈出了这一步,他在辽东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并派使者出使东吴,密谋联合抗曹。


魏明帝曹睿得知公孙渊称王的消息后,十分震怒,准备派兵征讨。但由于辽东处于极寒之地,路途又十分遥远,因此无人愿意挂帅出征。曹睿无奈,只得把三朝元老司马懿召回,让他领兵出征。临行前,曹睿问司马懿这次征战需要多久才能取胜,司马懿回答说:“去百日,回百日,攻战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时间足够了。”


公元238年6月,司马懿率领4万大军兵伐辽东。先以声东击西之计,率领主力渡过了辽水天险,然后率领主力直扑敌军老巢襄平。此时公孙渊的大军还在辽水一带,襄平只有一些老弱残兵把守,这些人肯定是无法挡住司马懿的大军的。于是公孙渊急忙率领主力回救襄平,不料此举正中司马懿下怀,他在半道伏下重兵,一举将公孙渊击溃,并乘胜包围了襄平。


司马懿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在城外筑起了许多高台,然后派弓箭手在高台上居高临下向城中射箭,城墙上的守军纷纷奔跑躲避,士气大跌。不久后城中粮草耗尽,公孙渊带着少数亲信突围而去。司马懿紧追不舍,最终将其擒杀,辽东由此平定,但之后司马懿却干了两件令人十分困惑的事情。一般来说,叛乱平定之后,都要安抚百姓,稳定人心,比如诸葛亮南征时就采用了“攻心为上攻城次之”的战略,并最终安定了南中。


而司马懿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进入襄平后大开杀戒,将城中15岁以上的男子尽皆屠杀,然后又把辽东4万多户百姓迁入了中原。司马懿是官场老手,他不会不知道如此疯狂的杀戮会对自己的声望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但他还是这么干了,当时他的许多部下都十分不解。接着司马懿又干了一件令人不解的事情。平定辽东之后,当时已经是冬季了,士兵们还穿着十分单薄的衣服,一个个冻得不行,于是不少将领请求司马懿发放冬衣。


当时曹睿刚刚派人运过来一批冬衣,正好可以让士兵们过冬。但司马懿却硬是不发,理由是:“襦者官物,人臣无私施也。”司马懿的意思很明确,这批冬衣是官家之物,没有皇帝的命令,我一个做臣子的怎能私自将它们施予给士兵呢?当时司马懿身为三军主帅,对这些冬衣本就有自专之权,再说曹睿派人千里迢迢送来这些冬衣,也是让士兵们过冬用的,因此他的这个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