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NASA的登月着陸器合同期限僅有10個月時間,2021年2月,美國宇航局將對項目參與方進行最後審定,當然,如果能夠最終被選定,對於馬斯克來說,無疑將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但是這事很可能不會發生,因爲星艦飛船即使到2024年登月時爲止,也可能無法最終完成,這也就是爲何在傳出Space X公司中標該合同的消息後,一直喜歡在Twitter上渲泄情緒的馬斯克居然對這事隻字未提的原因。【ALENG 自媒體】5月1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儘管經費緊張,項目預算捉襟見肘,但是美國宇航局的阿爾忒彌斯(Artemis)登月計劃仍然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而就在日前,NASA宣佈三家商業航天公司中標該登月計劃的一個項目合同,按照合同規定,硅谷大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Space X太空探索公司、世界首富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和總部位於阿拉巴馬州的Dynetics公司將爲美國宇航局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建造着陸器,看起來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馬斯克來說,這事可能不值得高興。

【ALENG 自媒體】5月1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儘管經費緊張,項目預算捉襟見肘,但是美國宇航局的阿爾忒彌斯(Artemis)登月計劃仍然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而就在日前,NASA宣佈三家商業航天公司中標該登月計劃的一個項目合同,按照合同規定,硅谷大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Space X太空探索公司、世界首富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和總部位於阿拉巴馬州的Dynetics公司將爲美國宇航局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建造着陸器,看起來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馬斯克來說,這事可能不值得高興。

能夠中標NASA登月項目合同,爲何不能讓馬斯克感到高興呢?

首先,馬斯克能夠從該合同中分得的經費是最少的。按照美國宇航局的合同計劃,三家公司這次獲得的合同總價值僅爲9.67億美元,合同期限爲10個月,根據外媒透露的分配方案,世界首富傑夫·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獲得了最大的份額,價值爲5.79億美元,另一家名不見經傳的Dynetics公司也獲得了2.53億美元,而馬斯克的Space X公司僅獲得1.35億美元。

Space X公司的星艦飛船

由於該合同屬於競爭性合同,也就是說,在合同到期後,美國宇航局將會從三家公司中選擇一家或者兩家公司參與最終的登月着陸器建造任務,三家公司中至少有一家存在被淘汰的可能性,考慮到貝索斯將領導一個由大名鼎鼎的洛克希德·馬丁、諾斯羅普·格魯曼和德雷珀等公司組成的“國家隊”參與競爭,因此,他獲得了合同中的最大款項,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很可能最終會被入選來建造登月着陸器,馬斯克的Space X公司和Dynetics公司極有可能最終會被淘汰,即使最終馬斯克能夠幸運入選,他爲此付出的代價將會遠遠超過世界首富的付出,因此,馬斯克沒有理由對此感到高興。

貝索斯的月球着陸器概念圖

其次,參與人類登月着陸器建造任務雖然無上光榮,但是由於時間緊迫,馬斯克既無可能完成任務,也可能根本毫無興趣。

衆所周知,馬斯克創立Space X公司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類殖民火星的宏偉夢想。目前,用來完成該任務的星艦飛船Starship已經完成了SN4的原型測試工作,即將進行低空飛行測試。雖然看起來星艦飛船的研製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距離星際飛行尚有太多的路程要走,也可以說,星艦飛船目前仍然僅僅是一個概念性產品。馬斯克的最近目標是在2021年前完成繞月飛行,日本富豪前澤友作將乘坐星艦飛船完成繞月飛行,但是該飛船將不會達到登月的設計要求。

Dynetics公司的着陸器概念圖

因此,在星艦飛船研製的關鍵時刻,爲了獲得蠅頭小利而耽誤火星殖民計劃,顯然不是馬斯克所希望的,馬斯克沒有理由爲中標這個“小項目”而感到高興。

那麼,既然這個項目對於馬斯克來說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意義,他爲何還要參與該項目的競標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事實上,中標該項目,對於馬斯克來說其實是一個“順手牽羊”的事情。由於星艦飛船目前的研製進度恰好與登月着陸器項目在時間上不謀而合,因此,即使是1.53億美元的合同經費,對於馬斯克來說聊勝於無:能拿到1.53億美元,爲何不爭取呢?要知道,多年前的那個驚心動魄的平安夜,在Space X公司瀕臨破產的關鍵時刻,馬斯克手裏的錢僅有不足1億美元,而正是NASA的一個電話救活了馬斯克,也將Space X公司從死亡的邊緣一把拉了回來,因此,即使是爲了報答知遇之恩,馬斯克也值得爲該項目付出點什麼。

NASA的登月着陸器合同期限僅有10個月時間,2021年2月,美國宇航局將對項目參與方進行最後審定,當然,如果能夠最終被選定,對於馬斯克來說,無疑將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但是這事很可能不會發生,因爲星艦飛船即使到2024年登月時爲止,也可能無法最終完成,這也就是爲何在傳出Space X公司中標該合同的消息後,一直喜歡在Twitter上渲泄情緒的馬斯克居然對這事隻字未提的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