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年常樂遊

11月27日凌晨,高以翔在錄製綜藝節目《追我吧》的過程中暈倒,凌晨1點45分時,有三分鐘心臟停止跳動,經心肺復甦搶救15分鐘後有了心跳,後被送往醫院,三小時急救後不幸去世。

事發前一天高以翔還在微博上爲新劇盡職宣傳,11月26日到達寧波櫟社機場,下飛機時還和粉絲親切打招呼。這一切都讓人無法相信好好地一個人在第二天猝死的消息。可節目組發來的通知證實了這一切。

在百度百科查閱《追我吧》節目特色是這樣描述的節目充滿原始本能的力量感和帶有強烈勝負欲的荷爾蒙,擁有意想不到的機關和緊張刺激的競合。爲了在追跑戰中刺激嘉賓衝破自己的體能極限,節目的挑戰關卡設置相當硬核:“蜂巢蟲洞”,類似於迷宮,需要嘉賓在不斷嘗試中找到最佳的通過路線;“平衡滾筒”,要求嘉賓在兩個旋轉的滾筒上迅速找到身體平衡點,以最快的速度通過;“爬樓速降”,參與嘉賓需要吊威亞爬70米高樓登頂,然後通過一個索道,滑向對面大廈的頂樓。追逃過程考驗嘉賓如何分配體力、如何快速判斷、如何運用技巧通過裝置、如何在團隊戰中和隊友配合完成賽道。他們要面臨的不僅是體力上的挑戰,更是一場力量與智慧的雙重較量。

這樣的強度讓運動員出身的李小鵬和鄒市明都受不了,更別說普通人了,即使經常健身,也無法承受這樣的難度。

其實,突破極限對身體是有很大壞處的。

前段時間我看過一本講述中醫的書《莫問中醫幾度秋涼》,裏面提到了激發潛能這件事。過度運動其實會“傷”到我們。

作者年輕時練習長跑,曾對一個問題不解,就是教練告訴他們要度過“疲倦期”——在感到沒有體力時堅持,這時會感到身體又一點點充滿了力量。我們平日裏也會有這樣的感受。剛開始跑步時會有一段時間很難受,但是熬過了那段時間,好像就感受不到難受了,甚至跑步還會停不下來,等停下來了才覺得已經累得不行。而馬拉松就是靠着這樣的力量跑下來的。

那麼這股力量究竟是哪裏來的呢?可能是調用了人類的潛能,但這種調用可能會造成“傷”。

可是西方一直很崇尚這種潛能,認爲人體有無限的潛能等待去發掘,受着這種思想的影響,我們也開始喜歡去發掘人類各個方面的潛能,殊不知中國幾千年文化常常倡導休養生息的道理所在。

作者女兒小時候打太極拳打得很好便被老師選中去訓練,可是後來發現打一個太極拳訓練強度卻十分大,而且訓練時間還非常長,後來覺得這樣訓練違背了喜愛太極拳的初衷,便不再去訓練了。之後有一次作者女兒走過一片園林,見一人打太極拳打得極好,後來才知這人的太極拳是家傳。

當作者女兒展示自己的太極拳打法時,那人說這般打太極拳定會做下病來,四肢厥冷。那人說的沒錯,作者女兒小時候四肢常溫,打太極拳後便時常四肢發涼。

原來,太極拳是以意帶形,形意一致,二者統一,如果只取其形而不得其意,那麼有害無益。學習西式的太極拳還以此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也是讓人後怕。

運動是爲了讓我們更加健康,如果不合理地進行高強度長時間的訓練,卻是得不償失。

我們常有一種說法,就是運動員更容易猝死,因爲他們高強度長時間地調用自己的潛能,使得本該正常使用的能量被提前調用,就連寫《慢跑大全》的美國作者自己也死於運動。運動猝死,豈不有違體育健身的初衷?

健身的確有益於身體健康,但一定要在自己可控且適當的範圍內,如果一味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不過是在提前榨取我們的潛能。我們平日的熬夜也是消耗我們潛能的一種。

而這次《追我吧》的節目不僅高強度,還選在了最不適宜運動的凌晨進行拍攝,的確挑戰了人類的潛能,卻也造成了悲劇。即便是專業人士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生命有其強大的力量,可同時也是極其脆弱的。激發潛能,也不是這樣用的。

這樣的教訓發人深省,可這樣的教訓下卻是一條人命。

(本文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