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炳靈寺石窟,蓮花山,松鳴巖,劉家峽水庫等旅遊景點。松鳴巖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和政縣城南23公里處的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距蘭州市110公里,距臨夏市45公里康臨高速下接臨康和二級公路直達景區,交通十分便利。

四面峯巒鎖翠帷,萬家花柳又春栽。
纜橫河岸浮爲渡,磨引溪流水自推。
漢將屯田閒虎帳,羌兒交市獻龍謀。
——《過河州》楊一清
詩人描寫了河州諸多景物,寥寥數句,勾勒出了壯麗秀美的臨夏城廓。臨夏回族自治州,簡稱臨夏州,是中國甘肅省下轄的一個自治州,位於甘肅省中部,黃河上游,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交界。地處省會蘭州以南,西爲青海省邊界,南面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東鄰定西市。
首府臨夏市是古代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的重鎮,明代四大茶馬司之一,有“河湟雄鎮”之稱。臨夏州民族文化和民俗風情獨特,旅遊資源衆多。境內有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花兒”和國家級非物質遺產磚雕爲主的民族民俗文化,以中國“小麥加”·伊斯蘭經典爲代表的宗教歷史文化。有炳靈寺石窟,蓮花山,松鳴巖,劉家峽水庫等旅遊景點。
1.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後歷有龍興寺、靈巖寺之稱。明永樂年後,取藏語“十萬佛”之譯音,取“炳靈寺”或“冰靈寺”之名。
炳靈寺石窟始建於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在南北長2km的陡峭峻險的紅砂岩懸崖上,石窟神龕鱗次櫛比,棧道凌空,其中第169窟爲一天然大洞穴,是現存最重要石窟,窟內存西秦時的造像和壁畫。炳靈寺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以下寺最爲壯觀,其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可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齊名。
2.蓮花山

蓮花山位於康樂縣城以南50公里處,北距蘭州168公里,西至合作177公里,東接定西170公里,公路四通八達,是省級自然保護區,是旅遊避暑的勝地。 蓮花山山峯險奇峻秀,松柏楊樺混生,人文景觀薈萃。山體呈鱗形斷層,羣峯聳立,形似蓮瓣,中頂平圓,狀如連蕊,酷似初綻蓮花,俊麗嬌妍。整個山巒嵐氣籠罩,滿目綠海,像浩大的蓮葉罩在蓮峯之下。故名“蓮花山”。   登臨頂峯可看到三州(臨夏、甘南、定西)六縣(康樂、臨潭、卓尼、臨洮、渭源、夏河)的地界和兩河(洮河、冶木河)以及九甸、海甸峽之古棧道、洮河流珠之勝景
3.松鳴巖
松鳴巖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和政縣城南23公里處的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距蘭州市110公里,距臨夏市45公里康臨高速下接臨康和二級公路直達景區,交通十分便利。景區頂峯海拔2736米,總面積33平方公里。景區與太子山逶迤相連,小峽河奔騰於峽谷之間,青峯接雲,古松參天,四季雲霧繚繞,終年流水潺潺;每當山風勁吹,松鳴石壁,似千軍萬馬奔騰於峽谷之中,經久不息,松濤聲震盪峽谷,故名“松鳴巖”。

4.劉家峽水庫

劉家峽地處甘肅與青海交界處,距蘭州市75km,黃河河水在這裏轉了一個九十度急彎,然後穿過峽谷向西流去。水庫地處高原峽谷,被譽爲“高原明珠”,景色壯觀。向陽碼頭以東,10裏河岸白沙展露,綠柳婆娑,被稱爲“十里柳林”,景觀奇妙,帶給人一種迴歸自然、人在畫中游的美好氛圍。1974年建成的劉家峽水電站不僅能夠發電、防洪,也供遊客盪舟水上,由於大壩阻擋,水流變緩,黃沙沉澱,庫區內湖面遼闊,環境優雅,是一個良好的生態觀光地,同時也是遊覽炳靈寺的必經之地。一般遊客都先參觀劉家峽水庫發電機組,然後乘船欣賞黃河上游景色至炳靈寺石窟。
更多旅遊資訊盡在中國農莊旅遊網 www.nzlyw.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