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上交所亦对保理业务增长较快、保理业务和信息服务的商业模式以及公司客户账龄问题进行了询问,但是易见股份漏洞百出、欲盖拟彰的紧急回复函能否令监管层满意呢,爱股票上市公司研究院将持续关注。2018年报显示,霍尔果斯易见区块链商业保理公司当年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取得净利润3.20亿元,净利率高达75.88%。


易见股份糊弄监管:薪酬问题欲盖弥彰,区块链业务涉虚假信批


爱股票上市公司研究院

昨日,火的一塌糊涂的易见股份(600093,SH)因媒体的质疑受到了上交所的火速问询。对此,易见股份深夜发布澄清公告,对媒体所质疑的业绩增速、员工数量、薪酬水平和子公司的经营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说明。

但是,爱股票上市公司研究院发现易见股份在有关薪酬问题上澄而不清、甚至欲盖弥彰,比如董事长冷天晴的薪资竟低于员工平均工资,董秘最惨,薪资不到员工平均薪资的一半;另外,易见股份在火热的区块链业务上还出现了前后矛盾的公告,涉嫌虚假信批误导投资者。

一、区块链业务毛利率高达100%与公司风险提示公告自相矛盾,涉嫌虚假信批

我们先来看一个百分百毛利以及100倍ROI(投资回报率)的故事。

易见股份自2016年起就在布局区块链业务。当年预付区块链系统款368万元。2017年,易见股份将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业务、商业保理业务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销售业务三大业务改变为供应链分部、商业保理分部及新增的信息服务分部。而其中从事“易见区块”(区块链)系统的推广应用和运行维护服务取得的收入,为分行业中的“信息服务业务”,该分部在2017年出道即达到事业巅峰。2017年该项业务取得营业收入1.27亿元,营业成本仅248万元,当年信息服务业务毛利率为98.06%。

易见股份糊弄监管:薪酬问题欲盖弥彰,区块链业务涉虚假信批

来源:2017年年报

此后该分部业务越战越勇,2018年录得营业收入2.60亿元,营业成本25.64万元,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的99.90%。2019年上半年,易见股份信息服务业务的毛利率更上一层楼,拿到了100%的毛利率,绝对满分。那么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来了,这个业务不需要成本吗?或者,易见股份是掌握了什么秘诀,能让一个业务在营业收入节节攀升之际,成本却降为0呢?

易见股份糊弄监管:薪酬问题欲盖弥彰,区块链业务涉虚假信批

来源:2018年年报

上交所也曾对该业务超高毛利率进行问询,易见股份当时表示,随着研发支出的增加,其成本将会上升,毛利率将会逐渐下降。但在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易见股份信息服务分部的毛利率逐渐上升,直到100%。

易见股份糊弄监管:薪酬问题欲盖弥彰,区块链业务涉虚假信批

来源:半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函


根据2017年报,信息服务业务是由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榕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榕时代”)负责的,爱股票上市公司研究院发现,榕时代这家公司大有来头,其“来头”令人惊讶的程度不低于该公司接近100%的毛利率本身。

榕时代注册于2013年11月,2017年4月,易见股份花了120万元收购了该公司。该公司究竟有何独特之处从而引起上市公司青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极具震撼力的是,易见股份收购该公司后,该公司竟然在8个月时间为易见股份贡献了1.03亿净利润,投资回报率近100倍!


易见股份糊弄监管:薪酬问题欲盖弥彰,区块链业务涉虚假信批


来源:2017年年报

总价120万元的收购,仅需将注册资本提升至5000万(净资产只有2188.65万),就能在总资产只有1.44亿元,净资产2188万元,营业收入1.28亿元的情况下取得1.03亿元的业绩,真是旷世商业奇才。另外,榕时代的净资产收益率高达46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人们认为盈利能力极强,毛利率同样也高达90%的贵州茅台,其净资产收益率也只有25%。

那么公司是否像类银行业务一样通过高额杠杆获取超高ROE呢?榕时代2017年总资产只有1.43亿元,营业收入1.28亿元,净利润高达1.03亿元,该业务当年总资产收益率高达72.03%,净利率高达80.47%,赚钱能力远胜于类银行业务。

2018年年报显示,榕时代营业收入2.60亿元,净利2.07亿元,净利率同样高达79.61%。爱股票上市公司研究院对该业务超高的净利率表示惊奇,同时对该业务在营业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营业成本却在2019年上半年降到0表示质疑。

最难以理解的是,倘若易见股份的区块链业务真的如此赚钱,它又为何一次次在对区块链业务风险提示公告中声称:“公司有关区块链业务对当期业绩并无显著影响”“公司对区块链的探索及应用仍处在初期阶段,对公司业务尚未产生较大影响”等风险提示呢?考虑到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信息分部利润总额在报告分部合计利润总额占比分别为10.08%、22.6%、12.27%,该分部利润总额占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均超过10%,上市公司上述风险提示是否有误导投资者之嫌呢?即使没有,那算不算是涉嫌前后矛盾的虚假信批呢?

二、保理业务净利率高达75.88%真实性存疑,业绩持续能力值得推敲

易见股份的供应链业务和保理业务均属于金融服务业务,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相对于供应链代付款业务,商业保理业务实现了债权的实质性转移,更强调了核心企业的主体责任。也就是说,在供应链业务中,公司充当经纪商的角色,而在保理业务中,公司充当交易商的角色。

这也造成两个板块的财务表现明显不同,2019年上半年易见股份供应链分部营收55.82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88.76%,毛利率为0.23%;保理分部营收6.2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9.91%,但毛利率却高达88.11%。

在2019年半年报问询函回复函中,易见股份是这样描述保理业务的:保理业务是基于买方支付信用的保理业务模式。该模式是以供应商将其对核心企业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公司,由保理公司为其提供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管理、信用风险控制等综合服务。基于买卖双方形成应收账款,卖方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公司,保理公司向卖方支付保理款,到期后,买方将对应款项支付给保理公司,保理公司收回保理款项。为此,在问询函回复函中,易见股份还做了2张图对此进行说明:

易见股份糊弄监管:薪酬问题欲盖弥彰,区块链业务涉虚假信批


易见股份糊弄监管:薪酬问题欲盖弥彰,区块链业务涉虚假信批

根据易见股份的文字描述和上面两张图的说明,爱股票上市公司研究院理解所谓的保理业务应该是属于“中间商赚差价”的业务(这正是Dealer应该做的事情)。上市公司称,商业保理业务的主体是深圳滇中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和霍尔果斯易见区块链商业保理有限公司。2018年报显示,霍尔果斯易见区块链商业保理公司当年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取得净利润3.20亿元,净利率高达75.88%。

我们对“中间商赚差价”这种商业模式能取得这么高的净利率感到吃惊,同时对其持续性表示怀疑。上图中的买方以及卖方之所以通过交易商取得融资,实质上他们需要的是流动性,作为保理业务的中间商正是靠提供流动性获取利润。考虑到该项业务还有技术成本、人力成本、资金成本以及其他成本(注:霍尔果斯易见区块链资产负债率高达75.10%,必定需要一定的资金成本),75.88%的净利率应当表明保理业务模式图中的买方和卖方为了1元钱的流动性需求支付了超过0.76元的成本。在如此高成本下,我们对为何还会有源源不断的买方和卖方(该项业务在不断增长)向易见股份线上区块链业务寻求融资表示不解,我们怀疑该业务的真实性,或者即便该业务目前是真实的,我们也不认为该项业务可以持续下去。高信用等级的客户可以寻求更低利率的资本支持,而信用等级过低的客户恐怕自身业务无法持续,也就不会再向易见股份线上保理业务寻求支持。


三、澄而不清的员工薪酬:董事长等5高管薪酬竟低于员工平均薪酬

昨日媒体质疑易见股份的员工薪酬,文中写道“销售人员月薪只有900多元”。易见股份在澄清公告中反驳了这一说法,并对薪酬情况作了如下说明:2017 年公司员工薪酬总额 2470.01 万元,员工人数 160 人,平均薪酬 15.44 万元。2018 年公司员工薪酬总额 3287.49 万元,员工人数 173 人,平均薪酬 19.00 万元。在九天控股收购禾嘉股份部分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后,在过渡期,公司原财务总监欧亚琳女士、原董事会秘书徐德智先生的主要职责是协助控股股东处理收购后的后续事宜,并继续执行原禾嘉的薪酬标准。

但爱股票上市公司研究院查阅年报信息发现,易见股份为了应对所谓的“公司员工人均创收额过高,而工资较低”的说法,忙中出错,对员工薪酬澄而不清,反而带来更大的疑团。

根据2017年年报,至少有如下高管工资与员工平均工资非常接近或低于员工平均工资,且这些高管未在公司关联方获取报酬。比如,公司董事长冷天晴税前薪资只有15.16万元,监事嵇长青薪资只有10.20万元,财务总监欧亚林薪资只有10.85万元,监事曾坷薪资只有5.4万元(平均月薪只有4500元),副总经理宋浩更是只拿了2.86万元的年薪,另外董事会秘书薪资只有7.47万元。

我们感到疑惑的是,倘若欧亚林女士和徐德智先生当时采用的是“原禾嘉股份的薪酬标准”,那么其他员工是在执行原标准呢,还是新标准呢?2017年年报和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年薪最高为王跃华、徐蓬,其中,王跃华先生2017年税前薪酬66.68万元,2018年税前薪酬108.65万元;徐蓬先生2017年税前薪酬77.80万元,2018年税前薪酬120.61万元;我们可以认为2017年所有员工(包括高管)都是执行原薪酬标准的,而到了2018年,得到公司留任的高管执行新的薪酬标准(我们查阅了2019年半年报,徐蓬和王跃华先生目前仍在原岗位任职)。

考虑到2017年易见股份除了徐蓬和王跃华两位先生,没有其他高管拿了数百万的年薪从而推高了总体薪资数值,那么,在公司原薪酬体系中,共有5名董监高的薪酬明显低于“员工的平均工资”,另外董事长冷天晴的薪资略低于员工平均工资,董秘最惨,薪资竟然不到平均薪资的一半!我们质疑多名高管薪资明显低于普通员工的真实性,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对此澄而不清。

事实上,遭遇麻烦的不仅是上市公司,易见股份的控股股东也遭遇了流动性麻烦。

11月16日和11月22日,易见股份连续两次发布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公告。但截止11月22日,九天控股持股数量4.15亿股,持股比例36.98%,其中3.85亿处于质押状态,质押率为92.71%。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在9月27日,上交所曾针对易见股份发出过问询函,要求对其半年报进行说明。问询函主要围绕主营业务方面、货币资金与负债方面、财务数据方面和于控股股东融资和关联交易方面等4个方面,共计12个大问题和30多个小问题。

本次,上交所亦对保理业务增长较快、保理业务和信息服务的商业模式以及公司客户账龄问题进行了询问,但是易见股份漏洞百出、欲盖拟彰的紧急回复函能否令监管层满意呢,爱股票上市公司研究院将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