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Китай从词源上讲,现在一般人认为来自蒙古语“乞塔”,是蒙古最早用契丹一词指代目前的北部中国,蒙古兴起的时候,就称女真大金国为契丹,称南宋为南蛮国。古代欧洲基本是用China(支那)或契丹来称呼古代中国,但开始并不认为是一个国家,认为南部的是China(支那),也有写南蛮国。

说古代中国,主要就是指古代的中原王朝,这些王朝的正式国号就是当时王朝的国号,历史上没有把中国或中华当作国号。具体可以看满族文化网以前写的文章《中原为何换一个朝代就要换国号?》。历史文献中的中国、中华等词基本等相同,指的不是国家,而是中原这块土地,认为是世界中央之地。如果要称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大多用华夏。传统认为只有中国或中华才是文明之地,四周为四夷,是野蛮之地。
但就其他民族或国家,在历史上对中原这片土地(也就是古代中国)是有不同称呼的。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在外国的华人聚集区大多叫唐人区,是否就把唐指称中国。
不是这样的,如果学几种外语或是民族语言,就知道,几乎是没有哪个民族或是国家称古代中国为唐。外部世界或民族大多用China(支那)或契丹来称中国,比如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写他到的国家是契丹,不是中国。
古代欧洲基本是用China(支那)或契丹来称呼古代中国,但开始并不认为是一个国家,认为南部的是China(支那),也有写南蛮国。而北方是契丹国。因为突厥语系民族或国家、蒙古、斯拉夫民族等一直与北部中国联系,所以一直用契丹。西方传教士大多明末来到中国,使用China(支那),把蒙古和满洲称鞑靼。后看到满洲入关,他们也就认识到China(支那)与契丹已经合并为一国,所以西方国家就统一称呼China(支那)。
China(支那),可以翻译为中国,也可以翻译为瓷器。故有人认为就是因为中国盛产瓷器,而被当国号称呼。也有的根据音去推测,认为来自秦朝的秦。但秦朝对外界交往并不多,所以这说法也存在疑问。
但不管怎么说,China(支那)本来没有贬义,在日本的中国革命党人,拒绝承认大清国的国号,就常自称支那。后日本人也跟着用支那称呼中国。因为日本侵华时候常使用支那一词,国民党认为支那这词有侮辱的意思,故二战结束时,因为日本是战败国,国民党正式通知日本,不要再用支那称呼中国。但西方还是一直用China(支那)来称呼中国。
古代女真(满洲)称呼中原或称明国,即当时中原王朝的正式国号,还有一词叫尼堪国(尼堪库伦nikangurun),相对中国一词,称中国人为尼堪nikan。现在一般把尼堪翻译为汉人,具体可以看满族文化网以前文章《满洲人为什么称呼汉人为尼堪?》。
现在一般历史学家称大清国自和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时候,开始自称中国。《尼布楚条约》是满洲文、俄罗斯文和拉丁文三种文字,俄罗斯文和拉丁文写的是契丹国,满洲文本写的不是尼堪国,也不是大清国,而是Dulimbai gurun,直译为中央之国,这似乎是满洲入关后,按照中原人传统观点,认为自己也是世界中心的国家,故用了中央之国的称呼。
国泰航空中的Cathay原意是契丹。目前中国人也用契丹这词称呼中国,不过写汉字的时候写成国泰,如国泰航空(Cathay Pacific)、国泰电影院(Cathay Theatre)等。
现在西方以英语为代表称中国为China(支那),但英语里也有契丹一词,由“Khitan”演变为“Cathay”,现在一般在英语诗歌中使用,算是对中国的雅称。
现在突厥语系语言和斯拉夫各族语言都称中国为契丹。
Китай从词源上讲,现在一般人认为来自蒙古语“乞塔”,是蒙古最早用契丹一词指代目前的北部中国,蒙古兴起的时候,就称女真大金国为契丹,称南宋为南蛮国。
那么为什么用契丹一词呢?有人认为这词可能表示蒙古人对中国北部女真大金国的蔑视,蒙古语称汉人为hiatad是“瘦小、干瘪”的复数形式,契丹hiadan在蒙古语里是“山崖、岩石、山峰”的意思,两者读音相似。所以外界就把蒙古人对汉人称呼变为对中国的称呼了。
因为蒙古的西征,将契丹指代中国北部的称呼传到欧洲,先传给斯拉夫语使用契丹一词,如:俄语:Китай(Kitay)、乌克兰语:Китай(Kytay)等。
继续还传给东欧民族、西欧民族使有契丹这个词。
如波兰语:Kitaj
斯洛文尼亚语:Kitajska
中世纪拉丁语:Cataya, Kitai
意大利语:Catai
西班牙语:Catay
葡萄牙语:Cataio
法语、英语、德语、荷兰语、北日耳曼语支:Cathay)。
突厥语系民族也使用契丹这词,如:
维吾尔语:, Xitay(伊犁有一个巴扎,即集市,历史就被称xitay 巴扎,可能是大清时候有的这个集市。)
哈萨克语:, ытай, Qtay
喀山鞑靼:Qtay
突厥语系的民族在蒙古人传来用契丹称呼中国以前,是用桃花石称呼中国。桃花石(tavγa)一般认为来源于建立北魏帝国的鲜卑皇族“拓跋氏”。克劳森(SirGerardClauson)《十三世纪以前突厥语语源辞典》(AnEtymologicalDictionaryofPre-Thirteenth-CenturyTurkish),收有tava一词(即tabγa),解释为“一突厥部落名,其中文转写作‘拓跋’”。
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及稍晚发现的暾欲谷碑,都有一个专门的名词(鲁尼文是自右向左书写)指代唐朝,其罗马字母转写形式为t(a)bg(a)?,或作tabγa,也写作tabgatch等形式,都是古突厥文的西文转写。故可以认为,突厥汗国可能知道唐朝皇室有鲜卑血统,故把唐国称为拓跋氏,即认为是鲜卑国。后来这词一般写为桃花石,即指代中国。
还有观点认为,突厥语族使用契丹一词,不是蒙古人传来,而是契丹人建立西辽的时候,开始出现的。当时西亚各古代国家和民族称西辽为哈剌契丹(Hara-Khitay意为黑色的契丹)。西辽是汉字史书写的国名,那里的契丹人称呼自己的政权叫做Kara Khitan,这一词汇常常也翻译做黑契丹,因为知道那些契丹来源中原,于是就用契丹指代来源中原的人。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语音以及维吾尔语中都用黑契丹称呼中国,这样看来,突厥语族的民族使用契丹称呼中国,可能比蒙古人使用契丹称呼中国要早。
现在我们知道俄罗斯境内有一支蒙古人,称为图瓦人,而且俄罗斯联邦内有图瓦共和国。大清国的时候称乌梁海,有的认为图瓦一词也是来源拓跋。乌梁海蒙古人有一部分加入满洲,老姓乌梁海氏,汉姓一般改姓梁。
作者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