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前,華爲CBG的首席戰略官就跟我們詳細介紹了相關規劃:只做“1”手機、“8”PC、平板、音箱、耳機、車機、眼鏡、智慧屏、手錶,以及作爲“+”所代表的連接技術,這共同組成了華爲接下來會專注的10種產品。目前,華爲的產品已經覆蓋到了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屏設備、手機、筆記本、平板、路由器、智能音箱等等,都可以用華爲的,而且它們之間可以相互連通,通過多設備協同來達到更好的使用體驗。

幾乎每一個商學院,都推崇戰略。但是,實踐之中,企業能夠堅持戰略而獲得成功、尤其是巨大成功的,並不太多。

戰略,是選擇對的事做,而不是把事做對。

把事做對是管理,選擇對的事是戰略。

這周,在上海,我現場見證了HUAWEI MatePad Pro的發佈。特別是當我開始試用樣機的時候,就忍不住說:這是教科書式的又一個經典戰略案例。

而且,MatePad Pro,也只是這個戰略案例一連串成功之中的一環,華爲消費者業務(CBG)帶來的驚喜,相信後面還陸續有來。

戰略佈局——實現

早在兩年前,當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看到Mate10系列手機的發佈,特別是摩挲着真機時候,忍不住說,這次餘承東成了!做工精良、功能強大、使用得心應手。我個人認爲,Mate10,是華爲消費者業務的終端產品真正登堂入室,與蘋果以及三星可以抗衡的第一款產品。發佈之後不久,Mate10果然大賣。只是我還略帶擔憂地問,會不會就是曇花一現,此後遭遇競品的強烈反擊,進取之勢能否持久?不過華爲的朋友斬釘截鐵地對我說,我看過CBG的產品規劃,未來有着清晰的戰略規劃,只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有競爭力。

然後,就是這700多天來的一路勝利。P20系列、M20系列、P30系列、M30系列的熱銷有目共睹,市場表現一再超預期,Mate30手機上市60天,全球出貨量已經超過700萬。推出一年多的筆記本電腦的MateBook系列,也因爲特別的設計與顛覆式的體驗,成爲增長的亮點。作爲華爲全場戰略智慧生活戰略的核心支柱產品,就連華爲此前也出過數款平板電腦,還沒有使出全力,還只是以“M+數字”命名的階段性產品,以37.4%的市場份額拿下了中國平板市場2019年3季度的冠軍,中國第一同時也是全球第二的數量。手錶WATCH GT 2上市45天,同比上代產品提早3個月實現全球出貨量超100萬。而這次,在數碼產品三大件當中,平板電腦這個環節華爲終於用上了Mate 這個稱號。這個最高端旗艦系列的平板電腦,顯然蘊含了華爲CBG更多的期望,同樣,也注入了與此匹配的創新技術。

在傳統的商業理論之中,戰略首先是一套計劃。它是計劃就意味着必須有三個部分:目標、選擇和行動方案。這個計劃能統合公司的目標及政策,並且能使公司上下一致地付諸行動。而這個讓華爲CBG過去兩年以勢不可擋的趨勢發展的,則是1+8+N——華爲稱之爲圍繞1+8+N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

1+8的取捨

一年前,華爲CBG的首席戰略官就跟我們詳細介紹了相關規劃:只做“1”手機、“8”PC、平板、音箱、耳機、車機、眼鏡、智慧屏、手錶,以及作爲“+”所代表的連接技術,這共同組成了華爲接下來會專注的10種產品。

所以,這次上海發佈會之後的新聞媒體交流之中,餘承東很認真地回覆我有關智慧屏與PAD之後下一個殺手鐧物種的提問。他說:(1+8之中)這些產品裏有些是創新,有些是顛覆性的,有些是迭代性的升級,有些是融合交叉進行組合。

而相關的研發原則,就是——“這個方面我們堅持一個精神就是不斷用新的技術和創新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價值和體驗。”

對於絕大多數公司來說,要找準戰略目標已經很難,而有了戰略目標之後,還要進行正確的戰略選擇,難度就更高。這類不成功的例子在很多中國的手機廠商以及智能終端生產者身上都能找到。

而華爲的CBG,有了戰略目標,配合了正確的戰略選擇,更加讓競品感到可怕的是, 他們還有着強大的行動方案。換成老百姓常說的表達,那就是不僅有想法,還有辦法!

有想法也有辦法的Pad plus

華爲原有的M系列平板產品,主打的功能是娛樂影音,定位偏中端。這次,華爲推出MatePad的全新系列,瞄準的是高端市場。MatePad Pro從設計到配置,再到功能,都展示出華爲進軍高端平板領域的決心與投入。配置方面,這款平板相當豪華,配備了麒麟990芯片,屏幕爲10.8英寸2K分辨率,它採用了高屏佔比和超窄邊框的設計,視覺體驗相當不錯。在硬件用料十足!這款Pad配置基本是目前安卓平板中最高的。而且它的價格比iPad Pro便宜不少。加上華爲品牌本身的號召力和口碑,讓它具有正面硬撼蘋果同類產品的底氣。

不過,這些豪華的基礎設施還在其次。真正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是系統和軟件上的功能創新。華爲筆記本和手機上的多屏協同功能被移植到了這款平板上。MatePad Pro和華爲手機通過P2P WiFi直連後,手機上的屏幕可以投屏到平板上,以一個窗口的形式展現。用戶可以在平板上直接操控手機,並使用它的大部分功能。

至於手機和平板之間進行文件傳輸更便捷也就不在話下了。在平板這一個屏幕上拖拽就能實現跨設備傳輸。

事實上,被餘承東稱爲“生產力工具”與“創造力工具”的MatePad Pro,其多任務功能也被加強,屏幕上最多可以同時分屏顯示三款應用。而且,它還有“平行視界”功能,開發者適配後,一款應用可以同時開啓兩個應用界面,更充分地利用橫屏顯示面積。

正如餘承東自己總結的那樣:“我們平板的操作系統不是標準的安卓,我們做了很大的增強,像多屏協同、單一應用的平行視界等都是華爲自己做的。”

“我們用了分佈式能力,比如,手機可以調用它的攝像頭、麥克風,這都是我們能力的提升,未來還將在多設備協同中帶來巨大的作用。”

“我們還看到很多商務人士都會用Pad,一支筆一個鍵盤,非常便捷輕便,PC是一個重生產力工具,平板是更加輕量和方便的,我們認爲這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和前景,我們把最新的技術、最旗艦的東西用在上面,非常有戰略意義。”

這些蘋果目前不具備、可見之未來恐怕也缺乏實現可能的軟實力,來源於華爲上下對於技術研發近乎癡迷的信仰與實踐,取得的一系列突破創新帶來的用戶體驗升級則是MatePad Pro能夠值得高看一線的理由。某種意義上而言,華爲推出的已經不是以前的Pad,而是升級版的新物種Pad plus。

把握萬物互聯的超級風口

積極推動5G的華爲顯然深信,正在發生的未來,是萬物互聯的世界,5G等新技術將加快它的到來。通過這次發佈的產品,我們可以看到華爲試圖打造的生態帝國正在逐漸形成。目前,華爲的產品已經覆蓋到了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屏設備、手機、筆記本、平板、路由器、智能音箱等等,都可以用華爲的,而且它們之間可以相互連通,通過多設備協同來達到更好的使用體驗。

所以,與其空洞討論平板是不是過渡性產品,連Google自己都放棄的產品還有沒有前途這類缺乏準星的話題,不妨關注華爲如何實踐自己的戰略,將Pad能夠打造成什麼樣的創造力利器與生產力工具。在現場,我已經忍不住在想象更大屏幕更多特色的下一代MatePad會是什麼樣。

所以,用餘承東自己的話來總結就再合適不過——我們我們跟蘋果有些地方是相似的,有些地方又不一樣,不一樣的是我們的分佈式操作系統對多設備的協同會比蘋果做的更好,當然我們希望這個產品能實現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範圍。蘋果也在提升平板的生產力能力、創造力能力,但是我們同時還具備娛樂和多設備系統協同和控制方面的能力以及優勢,這方面是蘋果所不具備的,而這是我們未來的主要方向,是我們面向未來構築的重要生態能力和優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