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的青春都是稍縱即逝的,但是它卻承載了大部分人,格外珍貴的時光。在大部分人的記憶裏,青春中歡笑,也有淚光,近幾年很多青春校園電影,都創下了不錯的佳績,人們從中所頓悟到的,不僅僅是韶華易逝,更多的是人生的成長曆練。

  這幾部青春電影被稱爲成年人的情懷佳作,無論是劇情還是演員,都能算得上是十分的精良。人們對於青春類電影的熱衷,至今有增無減,可見韶華易逝的背後,其實最容易讓人流淚的,反而是我們都不曾在意的青春時光。

  《左耳》2015年

  饒雪漫的同名小說《左耳》,是很多人心中的記憶。2015年電影《左耳》風靡市場,這個講述李珥,黎吧啦等這羣少男少女的愛情故事,被稱爲難得的青春疼痛類電影。這部極具日系風格的電影,從畫面和劇情,都十分的催淚。作爲導演蘇有朋的處女作,這部電影無疑是成功的。它精彩的詮釋了在青春最美好的年紀,他們的敢愛敢恨還有義無反顧。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2013年

  趙薇執導,趙又廷、楊子姍、韓庚、江疏影主演,影片改編自作家辛夷塢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羣青春少年從大學校園的追愛之旅到步入社會的迷霧和抉擇的故事。影片先後獲得第33屆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第29屆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第32屆百花獎最佳導演等獎項,被評爲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年

  影片改編自九把刀同名小說,講述了柯景騰和沈佳宜之間令人唏噓的愛情故事。愛情,是永恆不變的話題,而學生時代的愛情,總是令人難忘,因爲這是我們懵懂青春的記憶,沒有利益的牽扯,沒有社會的干涉,是純淨而美好的。

  相信很多人在學校期間都有過暗戀的人,那些暗戀過的人,往往不是你一生的伴侶,但是即使你現在已經結婚生子,成爲了人母或者人父,每當同學聚會的時候總是有一些人會回憶起那些荒唐而甜蜜的過往,在高中的三年成爲了默認的情侶,而大學畢業更奔東西,最後主人公去參加了他暗戀對象沈佳宜的婚禮,電影到此落下帷幕。

  《不能說的祕密》2007年

  周杰倫是許多人關於他們年輕時的記憶。電影中不能說的祕密是,周杰倫第一次導演了一部幻想愛情電影,講述了周杰倫扮演的葉湘倫和通過音樂相識的女主角小雨之間純真的愛情故事。一些網民開玩笑說,如果周杰倫有一天沒有創紀錄,就足以讓這部電影重新上映。

  很難想象音樂天才周杰倫在導演方面也有如此天分,情緒把握到位,故事的結構也是讓人意想不到,尤其是電影和音樂的情節,讓我們傑迷實在是愛不釋手。

  影片由周杰倫自導自演一個歌手做演員不足爲奇,但一個歌手做導演聽起來就很不可思議,但也正是因爲導演本身就是一位歌手,才能讓他的電影的音樂部分如此出色,與其說影片是周杰倫自導自演的電影處女作,不如說是他自作自演的電影處女作。作爲導演,周杰倫是貪得無厭的,從電影故事到演員到音樂,幾乎整部電影都由他一人全權掌握,電影拍攝成本約新臺幣6500萬,7成多由影片公司承擔餘額由周杰倫自行擔負,周杰倫爲領取導演演出與音樂創作費用,所以周杰倫掌握了電影近一半的版權。

  《青春派》2013年

  不瘋狂,怎叫青春?

  電影的男主角在高考的前五天向自己暗戀了三年的女表白了,他們一起手牽手過馬路的時候,被男主的媽媽看到了,男主的媽媽堅決反對他們在一起,不出意料,男主高考失利了。只能選擇復讀,爲了那個自己暗戀的女孩子拼命的學習,男主每天早上按時起牀背書,鍛鍊,在教室裏埋頭寫對了高考的習題,這一幕幕爲了自己的夢想不斷努力的畫面,就是青春最特別的見證,也是我們的才華撐不起野心時最純粹的奮進。班主任的嚴格和苛責是我們高中時期最不能理解的,也是我們長大以後最值得感恩的。

  我想關於這部電影我只讀懂了一部分,我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文字去描寫青春去描繪我的高中時代,但是所有在青春裏存在過的都是最美好的回憶。而青春是一首怎麼聽也聽不膩的歌,一幅怎麼看都喜歡的畫,也是我們用自己的經歷譜寫出來的最動聽的樂章,是最簡單的名字,也是最永恆的氣息。

  《老師·好》2019年

  《老師好》是于謙老師主演的一部電影。講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苗宛秋老師和他的學生之間鬥智鬥勇的故事。

  電影中很多人助演,吳京的體育老師,何冰老師等等,有好多驚喜,一開始以爲這個片是喜劇片,結果出乎意料之外,車禍,離開都有。很多時候看着劇中的故事,就像自己經歷的高中生活一樣。上課看書,體育課的偷懶等等,印象最深的是苗老師的自行車,一切的鬥智鬥勇圍繞自行車展開,自行車丟了學生自發利用晚自習時間尋找,最後找到了,但是老師怪他們浪費時間。這就是學生和老師的代溝。

  老師的望其成才,學生的只能抵抗,老師的求而不得,學生的爲其努力,付出,感動,回報,並非刻意去想要得到回報,但是卻隨之而來,你可以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也可以說,這纔是人本來的樣子。

  整體來說這部片子,有淚有笑,全場一起大笑的片段有很多,一起抹眼淚的點也很不少。這部電影的結局就這樣……讓人深思,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老師與學生,與這個社會的關係總是那麼和諧中總帶點不完美,時代如何發展,老師就應該傳道授業解惑、教學生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2016年

  這部劇主要講的就是在大學校園裏,一個男生宿舍的故事,宿舍裏的每一個人不同的地方、家庭、性格,然後因爲一個宿舍聚集在一起,度過自己的大學時光。滿滿的兄弟情,這部電影相信很多男生看了會引起自己很多的回憶,也想起了自己大學宿舍的那幫兄弟。

  看完《睡兄弟》,剛開始以爲純屬的青春偶像片,結局會有墮胎有各種狗血各種現實裏不可能發生的事發生,這部劇給我最大的亮點就是貼近實際,重現着千萬大學生類似的生活場景,有男才女貌談着戀愛的,有努力學習的,有純屬混混日子的,有學會做生意很會運用經濟頭腦的,有碌碌無爲的,有着各種各樣的你我他,但是不變的永遠是我們的兄弟情和青春活力,我們會犯錯,會衝動,雖然會後悔,但是這也成爲我們人生經歷中的一筆很珍貴的財富。

  而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這部劇通通呈現出來我們所經歷的大學生活,這部看起來輕鬆無比的喜劇其實就是一部悲劇,它展現我們青春遺憾的現實生活。現在想來,年輕那時候的我是多麼的愚蠢,多麼蒼白無力,慢慢明白,青春就是一種遺憾,你會迷茫,會痛苦,也會瘋狂着和快樂着。

  你以爲青春是永恆的,但其實不是,青春過了就不再復返,青春是給我們學習的,這也是經歷過那段歲月才漸漸明白的道理,你會慢慢的老,青春只會匆匆的離開,你會感覺不到時間的過,你希望飛的更高,你希望爲所欲爲,你希望你成爲世界中的中心,但是你也會跌的更疼,滿含着淚水的你只能默默吞嚥下,寄逝青春的你。

  《匆匆那年》

  張一白執導的電影《匆匆那年》,這部電影深刻演繹了一個男孩成爲男人的心路歷程。影片中所體現的愛情橋段,有囂張還有珍惜,然而每一個成長的少年少女,都禁不住時光的洗禮。

  這個關於愛情和友情的故事,其背後則是很多人的回憶。然而這部電影卻依舊沒有躲開許多青春類電影俗套的情節,雖然導演企圖用一些80後都熟知的歷史事件,來讓整部電影更有看點,但是也未能避開觀衆挑剔的眼中。電影《匆匆那年》演繹出了校園愛情中,女孩的敏感還有男孩的莽撞,它之所以在青春系列電影中榜上有名,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濃縮了每個人不可複製的青春。

  《悲傷逆流成河》2018年

  看電影最孤獨的時刻是什麼?大概就是電影院裏其他人看的淚眼朦朧,哭的泣不成聲,而我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吧。《悲傷逆流成河》就讓我看的如此孤單。

  不管當初在青春中經歷了怎樣的角色,今天的我們都長大了。已經成爲了年少的我們所萬般羨慕的“等我們長大了,強大了……”的成年人。

  面對欺凌,我們擁有了更加強大的成年人水平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但有一日我們有可能成爲父母,或者已經成爲父母,我們的下一代仍然會經歷青蔥歲月,慢慢的從殘酷的小孩社會中帶着傷痛蛻變成大人。沒有哪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面對校園欺凌事件。在青少年遇到問題的時候,不管是像唐小米一樣轉嫁他人,還是像易遙一樣從反抗到自殺恐怕都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少年的你》2019年

  本以爲是輕鬆愉快的年少時光,時光悠然,歲月無憂,沒想到竟是黑暗的陰影,就像深淵一樣,把這些本應該花兒一樣的少年們埋葬。

  影片看完,真的覺得壓抑,不管他們爲了明天做了怎樣的努力,也許在他們看來那已經是無路可走的選擇,最後他們爲自己的行爲付出的代價是一生都無法彌補的傷痕。

  邪惡的校園暴力,不健全的少年生活,太多的壓力和迫害,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現在的新聞中也時不時的報出十幾歲甚至幾歲的孩子被殘害,真的除了痛心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麼。

  影片以這樣的方式呼籲社會關注這些痛苦掙扎的人們,還有那些家庭過於寵溺而形成的“霸凌者”們,不是孩子出了問題,是教育和生活出了問題,在物質不斷豐富的今天,精神教育應該引起重視,教給孩子們一個良好的品行同樣重要。

  少年的你重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在影院看見,有的話一定要再看很多次,分享一句今天看到的、很喜歡的一句話,"如果你喜歡一個人,一定要告訴他,不是爲了要他有所回應,而是讓他在以後黑暗的日子裏,否定自己的時候,想起世界上還有人這麼喜歡他他並非一無是處。"

  生活中每當我們感到累了,煩了,厭倦了,都是回想起上學時候的往事,那個時候的無憂無慮,那個時候的情竇初開,那個時候的暗戀對象,那個時候的同學兄弟,總有一個會讓你莞爾一笑,也會讓你痛哭流涕,是啊青春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而那一次的青春便是永遠的回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