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倪冬月帶着孫女訪貧、扶助窮人殮葬。(圖/吳倪冬月提供)

善願愛心協會主要有五項服務,包括行善體驗、免費殮葬、賑災、送癌末患者營養品及針對弱勢優秀學子助學,其中窮人殮葬服務的主要負責志工,是參加協會20年的吳倪冬月,這位高齡76歲的阿嬤,沒有選擇「獨善其身」,而是「兼善天下」,盡力關懷需要的人。

善願愛心協會執行長吳倪冬月參加協會多年,扶助許多弱勢家庭,現在是規劃免費殮葬流程的主要負責人。

▲退休阿嬤吳倪冬月替窮人無償殯葬20年,貝蒂老太太的送行令她最難過。(圖/李依頻攝)

吳倪冬月未加入協會前就熱心公益,常捐款給慈善團體,偶然得知善願愛心協會的存在,1999年正式成爲該會志工,她從訪貧開始,參與第一件免費殮葬至今,已替三千陌生人送行。

當年她剛參加時,適逢家中長輩過世,她對於喪禮並不陌生,也切身瞭解永別之痛,因此在殮葬服務時,她不會特別害怕,但在服務過程裏,第一次接觸的案件、貝蒂老太太的遭遇讓吳倪冬月感到最難過。

根據善願愛心協會會長郭志祥和吳倪冬月所著的《27場送行》一書指出,貝蒂是位79歲的美國籍老太太,她深信自己前世是中國人,在罹患乳癌後,決定和旅伴雷根到亞洲尋根。

不幸的是,當他們來到臺灣第三天,貝蒂就因氣喘發作昏迷,經氣切搶救後,她曾恢復意識,並着急寫下希望「Go Home」的願望,隨即昏迷不醒。然而,生病期間雷根和她的家人都未跟醫院聯繫,她隻身在醫院昏迷多一年多後離世。

後來貝蒂在醫院太平間的冷藏室保存一年多,在善願愛心協會介入後,用盡各種方法希望送她返美、回到自己的家鄉,譬如聯繫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在美國登報尋找親友,盼能安排貝蒂親友來接她回家,卻始終無法順利聯繫上。

後來,貝蒂老太太只好以臺灣居民身分來辦後事,協會爲了尊重貝蒂是基督教徒、又相信華人輪迴轉世的觀念,就幫她辦了一場中西合併的喪禮,並找來二十多位親友參加告別式,讓貝蒂的最後一程走得熱鬧,也讓她能不孤單的「回家」。

多年後,儘管貝蒂老太太的喪禮結束了,但她的骨灰仍安置在臺北市富德公墓的靈骨塔裏,而協會也不曾放棄尋找貝蒂的親人,持續透過美國的朋友幫她探聽返家之路。

另一方面,殯葬和喪禮,過去被視爲不吉利的,更常與「陰森」、「黑色」、「犯煞」、「靈異」牽扯不清,吳倪冬月過去是普通的婦女,退休後積極投入窮人殮葬服務,是否曾因此和家人起爭執?

她回想,家人其實都沒有反對過,但一開始因爲有長輩、加上媳婦剛生產完,自己反而會偷偷摸摸的,每次都從前門出去、後門悄悄溜進,回來就先清潔身體、打理完畢後再出來亮相。

吳倪冬月大笑:「大家都很有默契。」婆婆沒有當面問她去做什麼、也未罵過她,先生跟小孩也都知道,久而久之家人慢慢接受她的行動、還會金援她,甚至連孫女也跟着她探訪弱勢家庭,到處做善事。

「孫女心地很善良,我沒有要求她這樣做,但她會主動拿慰問金給家屬。」吳倪冬月的孫女受阿嬤影響,訪貧時也不忘給予家屬擁抱,以撫慰悲傷的心。

▲吳倪冬月的孫女很善良,不僅主動給家屬慰問金,也給予擁抱安撫。(圖/吳倪冬月提供)

▲吳倪冬月的孫女很善良,不僅主動給家屬慰問金,也給予擁抱安撫。(圖/吳倪冬月提供)

俗話說行善積德,即將步入杖朝之年的吳倪冬月,不僅身體還硬朗,膝下育有一子二女、還有六個孫子,可謂是兒孫滿堂、福報滿載。

對她來說,關心弱貧不是「幫忙」,而是一種因緣,退休後有機會把自己能力所及的、把志工集資來的錢,妥善運用在每一個需要的人身上,是自己最大的心靈安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