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兩家央企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相繼表示擬要約收購其H股,並準備從港交所退市。而不到兩個月時間,又一家央企旗下港股公司中國糧油控股(00606,HK)宣佈擬退市。

  就在面臨私有化退市的背景下,今日復牌的中國糧油控股股價出現了大漲。面對這類情況,市場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提出溢價私有化,是對公司有信心的表現,也是以實際行動支持其股價上漲。”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中國糧油控股擬退市的原因與之前擬退市的兩家央企旗下港股公司類似——作爲上市平臺的融資功能受限。

  退市因融資功能受限

  11月27日,中糧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公司,以下統稱爲“中糧集團”)要求中國糧油控股董事會向股東提出私有化建議。

  該私有化建議以4.25港元的價格註銷股東的每股股份,該價格較之前11月22日的收盤價3.17港元溢價了34.07%。如果私有化建議順利進行,中國糧油控股將從港交所退市併成爲中糧集團的子公司。

  兩個月內第3起:大股東高溢價收購,這家央企旗下港股公司單日跳漲29%!

  中國糧油控股近期日K線圖

  中國糧油控股表示,對於公司及中糧集團來說,目前該公司作爲上市平臺的融資功能受限。中國糧油控股業務涉及大宗農產品的全球採購,中糧集團認爲今年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貿易摩擦及地緣風險有所抬頭,爲公司的發展帶來了一定不確定性,導致股價走勢疲軟,公司在股本市場融資的能力受到一定侷限,較難通過股權融資爲其業務發展提供可用資金來源,從而爲中糧集團的發展戰略提供支持。另外,私有化的理由還有有利於精簡公司管制、企業及股權架構及提升管理效益、有利於業務長遠發展等。

  目前,中糧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中國糧油控股60.75%的股份,剩下39.25%爲獨立股東持有。根據中國糧油控股最新財報顯示,在2019年上半年公司收入597.54億港元,同比增加24%;同期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爲4.49億港元,同比減少40%。

  兩月內三央企旗下港股擬退市

  記者注意到,此次中國糧油控股擬退市已經是近兩個月來第三家央企旗下港股公司擬退市案例。

  10月2日,中航國際控股(00161, HK)發佈公告稱,中航國際(即中國航空科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爲中航國際控股的控股股東)通知中航國際控股,中航國際明確計劃提出收購全部已發行H股的自願有條件現金要約。根據要約,收購價爲每股9港元。

  兩個月內第3起:大股東高溢價收購,這家央企旗下港股公司單日跳漲29%!

  中航國際控股近期日K線圖

  每股9港元的收購價較此前最後交易日的收盤價6.97港元溢價了29.12%。按照計劃,中航國際控股在要約及除牌後,將與中航深圳一起被中航國際吸收合併。而中航國際控股的上市地位也隨着要約完成後取消。

  此外,華能新能源(00958,HK)在10月3日也表示,中國華能董事會及華能新能源董事會聯合宣佈,里昂證券代表中國華能確認擬作出自願有條件現金收購要約以收購全部已發行H股股份(在9月2日,公司就發佈了中國華能擬就H股股份作出全面收購要約)。

  兩個月內第3起:大股東高溢價收購,這家央企旗下港股公司單日跳漲29%!

  華能新能源近期日K線圖

  根據要約內容,要約收購價爲每股3.17港元,該價格較8月29日收盤價2.17港元溢價了46.08%。華能新能源表示,持續進行股權集資對公司達成長期增長及保持競爭力非常重要。華能新能源自2011年IPO以來,已進行集資121.31億港元。然而,根據國資委實施的相關規定限制,由於華能新能源自2018年8月以來其市淨率(市賬率)低於1,華能新能源無法於股權資本市場進一步集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