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來,意識到海軍重要性的美國又重新開始投入經費大力發展海軍,航母的建造發展也重新走上正軌。美國國內一部分人認爲:美國已然擁有了實力強勁的原子彈,戰爭時自有原子彈保護,航母甚至是海軍也有沒那麼大用處了。

清朝統治後期,面對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的威脅,清朝政府內出現了“海防”與“塞防”之爭。以李鴻章爲代表的一部分官員支持放棄“塞防”,將全部軍力集中到“海防”之上;而以左宗棠爲首的一派官員則支持以“塞防”爲重。其實不只是在清後期,幾十年前的美國也曾出現類型的討論,不過美國討論的是原子彈與航母。

二戰時,美國向日本投擲了一枚原子彈。頃刻間,廣島、長崎兩個城市瞬間化成了廢墟。原首次被真正應用到戰場之中的原子彈,讓美國以及世界都看到了它的威力。而航母作爲海上霸主,更是世界公認的國土延長線,自身具有大部分戰略武器不可比擬的優勢。兩者之間存在諸多不同,但也存在着一個相同點:造價高。

也正是由於這一相同點的存在,讓美國內部之中對其二者的發展有了一定的取捨。美國國內一部分人認爲:美國已然擁有了實力強勁的原子彈,戰爭時自有原子彈保護,航母甚至是海軍也有沒那麼大用處了。隨着時間的發展,美國國內甚至出現了“全核戰爭”以及“核彈至上”的理論。

從上世紀40年代後期開始,美國五角大樓開始削減海軍經費。由於經費的減少,原先計劃建造的航母也因此停手。除了預計建造的航母之外,就連當時正在服役的36艘航母也提前退役,它們中有好幾艘還直接送到船廠予以拆除,就連1艘9萬噸級的超級航母也下馬停建。爲了保住那艘9萬噸級的吵架航母,美國海軍方面也是想盡了辦法。但後來終究是事與願違,不但航母沒有保住,就連爲其努力奔走的15名海軍將軍也被撤職。後來,意識到海軍重要性的美國又重新開始投入經費大力發展海軍,航母的建造發展也重新走上正軌。美國的經歷也讓世界看到,缺少了海陸空任何一方面,國家都不可能真正強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