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晚,公安部公佈了全國首批100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周浦派出所、寶山分局顧村派出所、長寧分局北新涇派出所獲此殊榮。

上海三家公安派出所榮獲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

5月以來,公安部部署全面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工作,上海公安機關認真貫徹公安部工作要求,緊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按照“基層基礎年”安排部署,將羣衆路線與智慧公安建設有機融合,積極動員全市400家派出所投入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上海版,進一步提高全市派出所業務工作和隊伍建設水平,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上海遍地開花、生機勃勃,全面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建設。

期間,經逐級推薦、考察評估、現場展示、網上公示等環節程序,浦東分局周浦派出所、寶山分局顧村派出所以及長寧分局北新涇派出所脫穎而出,並最終獲公安部命名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傳承70年,他們以創新詮釋“楓橋”精神記浦東公安分局周浦派出所

“周浦者,浦東十八鎮周浦第一鎮,小上海是也。”在浦東公安分局周浦派出所的榮譽室裏有一幅題爲“光耀澧溪”(澧溪:周浦古稱)的駢文字畫,記錄了周浦派出所悠久的歷史沿革。駢文兩側,是一百五十方印信,出自周浦派出所新老民警和歷任幹部。周浦派出所所長沈泓,是這篇駢文《光耀澧溪》的作者。今年5月20日,他將這幅字畫作爲建所70週年禮物送給派出所民警,他說這是大所的底蘊,需要一代代傳承下去。

上海三家公安派出所榮獲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

周浦派出所是一個有文化底蘊的派出所,更是一個奮進拼搏的派出所,面對周浦地區複雜的治安環境,沈泓帶領他的團隊通過智能安防系統的全覆蓋建設、創建夜間防控“周浦模式”、創新轄區電瓶車管理等,交出了一份份讓羣衆滿意的答卷。 智能安防,讓管理像繡花般精細

周浦派出所轄區總面積22.4平方公里,總人口達18.9萬人。這裏有新建的高檔住宅區、老式的農村區域,也有最平民的夜市、最熱鬧的步行街,還有最繁華的商場——萬達商業廣場。

周浦萬達曾經是扒竊拎包案多發區域,但如今此類案件幾乎絕跡,這歸功於派出所的智慧公安建設。周浦派出所以綜合指揮平臺爲中樞神經,以智能應用場景爲神經元,初步實現了監控閉路、快速打擊、精準服務。

如今,智能應用場景已經由早期的1.0版本逐漸升級到3.0版本,形成了發現、處置的快速響應閉環。系統指揮員接到警情後,1分鐘內查看具體信息完畢,3分鐘內作出處置決定;同時,萬達警組3分鐘內從警務站到達指定區域,同步開展相關工作。

2019年4月3.0版本升級以來,萬達商業廣場的刑事打擊數同比安裝前上升六成,抓獲現行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近四成。此外,警方還幫助尋找走失老人兒童55名,找回遺忘的手包、手機、電動車等139件。

這樣的智慧升級不僅發生在周浦萬達,在派出所的創新作爲下,一個全立體、全覆蓋的智能防控體系在整個轄區構建起來, 32個小區已經建成智能社區。一項項制度、措施如飛梭的絲線,繡花般精密織就周浦的平安防線。

夜間防控管理精細化、有溫度

上海三家公安派出所榮獲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

周浦的夜市排擋“名揚在外”,曾經有過民警一晚上出警20餘次的記錄。2017年,“周浦夜市”誕生後,這兒成爲鬧市街區裏一個的夜市排擋。如今,這裏安全、有序、乾淨,背後是周浦派出所在夜宵餐飲場所精細化管理上花的心思和下的功夫。

今年入夏以來,周浦派出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關注相關警情,建立研判制度,落實專人進行專門數據彙總和警情分析,並分時、分段、分色進行預警,及時在派出所工作羣推送,相關管控工作立即跟進。

派出所還對夜市中170多家餐飲店落實“一店一檔”,分批召集餐飲店經營負責人召開工作推進會,通報警情和案發形勢,並對存在消防隱患和治安隱患情況的進行點名,責令限期整改。負責人們在會上暢所欲言,提出了不少有利於夜市管理的好建議。

派出所以問題爲導向的精細化管理,成功實現凌晨2點後區域內侵犯人身權利類警情至今“零接報”。在此基礎上,周浦派出所還爲夜間管理增添了一些“溫度”,他們爲“不夜城”量身定做了一個夜間防控組,凡是發現無人照顧的醉漢,都會先行收留並提供關懷。 爲轄區電瓶車裝“上安全鎖”

上海三家公安派出所榮獲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

騎電瓶車去菜場裏買菜,付完錢轉身卻發現車不見了蹤影。遭遇這樣的事,受害人心裏悶得發慌,周浦派出所的民警們也是急在心裏。四年前,轄區內一家科技公司推出的一款搭載了射頻系統的芯片,引起了派出所的注意。

“如果把芯片裝在電瓶車上,不就可以追蹤出被盜後的運動軌跡了嗎?”但在推廣該項技術前,還有個繞不開的問題:如何讓老百姓同意?爲此,派出所組織了大量的宣講爲大家講解,還向鎮政府申請出資爲居民免費安裝。如今,周浦派出所轄區內5萬餘輛電瓶車中,超過三分之二都已安裝防盜芯片,轄區內被偷的電瓶車數驟減,降幅超過九成。

2019年,在市公安局的牽頭下,浦東、閔行、奉賢三個區的九個派出所開展了打擊防範整治一體化專項行動,周浦派出所還將這項“先進經驗”介紹出去,讓“甕中捉鱉”式的打擊犯罪在更多地方成爲了現實。 派出所榮譽室裏的一幅幅畫卷,一張張照片記錄了周浦轄區的向好發展,更見證了周浦派出所在公衆安全感滿意度上的穩步提升,從2016年的全區56位至2018年的全區第8位,每一次的進步都彰顯了他們保一方平安的決心與鬥志。

在70歲生日這年,周浦派出所收到了一份最好的生日禮物——公安部“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站在全新的起點上,周浦派出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足的幹勁、更新的姿態全力投入到各項工作當中。對標“永創優秀”的新目標,傳承“楓橋經驗”的好做法,周浦派出所必將在歷史和未來的融合中,追趕、奮進、超越! 以互聯網思維詮釋新時代“楓橋經驗”記寶山公安分局顧村派出所

上海三家公安派出所榮獲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

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顧村派出所堅持羣衆路線,通過智慧公安的實戰應用,警務流程的再造落地,搭建“網上網下”同頻共振的平臺,架起“線上線下”同步交流的橋樑,讓共建共治共享深深植根基層,使“楓橋經驗”煥發新的生命力,彰顯無比強大的時代力量和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 “一切以人民爲中心”建設“綜合窗口”

上海三家公安派出所榮獲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

2018年9月起,市公安局選取寶山分局顧村派出所等全市6家派出所率先試點“綜合窗口”,同時具備辦理戶籍、治安、出入境、交警等高頻業務的“跨警種”綜合功能,實現只要走進派出所,就能辦理大多數公安行政事務。

作爲“綜合窗口”的首批試點派出所,顧村派出所積極先行先試,將原本獨立的戶籍、治安窗口整合爲4個綜合辦事窗口,在完成48個下放項目的基礎上,主動承接交通非現場執法類違法審理項目,打破地域、部門界限,形成“一口受理”的工作模式。增加的部分交通違法受理業務,成爲了最受轄區羣衆歡迎的窗口業務,日受理量高達350多筆,佔全部窗口業務的三分之二,廣受羣衆好評。目前,顧村派出所已實現戶籍、治安、交通、出入境窗口業務線上線下集成融合,並持續推進居住證簽到提醒等便民機制。

“滴滴”分流非警務警情

顧村派出所轄區面積20.6平方公里,實有人口18.8萬,曾經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基層派出所。近年來,顧村地區的城市化進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人口迅速導入,人多了,矛盾自然就多了。

“警察同志,我們在這裏施工裝修,但是物業把電給拉了,導致我們無法施工,所以我們就爭吵起來了。”裝修公司的朱老闆一臉無奈地向民警述說着情況。“我們也是沒辦法,你們在這裏裝修沒有符合我們物業的施工規範要求,你們必須先停工。”產業園區的物業宋經理也表達着自己的意見。

與之類似的警情,派出所的接警民警幾乎都遇到過。此情況雖然屬於“非警務警情”,但雙方當事人各執一詞,劍拔弩張,若處理不當,一旦動起手來後果不堪設想。民警出面勸阻雖能平息現場事態,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雙方的矛盾。最終就演變成了羣衆一遍遍打110,民警一遍遍上門勸阻的拉鋸戰。

2018年10月,在寶山公安分局和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顧村派出所率先開啓警務流程再造試點,與政府職能部門一起整合全鎮的綜合執法力量、社會服務力量和社區自治力量,成立了一支全天候、全時段的24小時應急綜合處置隊伍。通過與派出所綜合指揮室數據對接,將各類‘非警務警情’直接轉派到鎮網格中心,後續通過網格中心的‘熱線工單’,採取類似“滴滴打車”的智能派單模式,精準分流、專業處置、跟蹤反饋,真正形成“分得出、接得住、處置得力”的分流處置閉環。一年來,顧村派出所已成功分流“非警務警情”5100餘起,解決羣衆“急難愁憂”事1200餘件,矛盾化解率大幅提升,而顧村派出所的“110”警情則同比下降了26.4%。 “衆籌”理念打造平安社區

上海三家公安派出所榮獲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

近3年來,顧村派出所轄區的盜竊零發案小區從2017年的2個增加到了2018年的15個,再到目前的51個,轄區偷盜類警情在2018年下降63%的基礎上,再度下降了45%,農村地區偷盜類警情降幅位列全區第二,智能安防小區更實現了全部零發案。智慧公安賦能社會治理,讓轄區居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安全感。

當然,在打造平安轄區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在推進轄區部分次新房小區的安防升級改造中,民警就遇到了困難。以綠洲花園小區爲例,該小區於2006年建成,屬於典型的次新小區,小區安防設施多已破損老化,存在較明顯的安全隱患和漏洞。但小區的大部分居民均認爲小區安防設備雖然破舊,但聊勝於無,升級改造意願並不明顯。

面對阻力,所長張華和戰友們迎難而上,他們一方面想方設法“衆籌”資金;另一方面進社區、訪民情,瞭解羣衆真實需要,打通警民之間的“連心橋”。最終,在顧村派出所的牽頭推動下,小區居委、物業和居民三方最終達成共識,同意將部分維修基金作爲項目啓動資金,地方政府則繼續劃撥部分資金對小區安防設備實施智能化升級,從而達到小區整體升級改造的目的。

目前,綠洲花園小區不僅新增了電梯監控、樓道煙感報警裝置、高空拋物感知設備裝置等一系列智能安防設備。還爲小區獨居老人配備了“家庭八件套”報警裝置。真正做到了平安不留死角、惠民不留餘力。 “O2O”模式開闢基層善治

“楓橋經驗”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就在於因地制宜、因勢而動、因時而變,始終做到與時代同頻共振。

近2年來,顧村派出所依託區委區府打造的“社區通”微信平臺,創新實踐社會治理模式。在地方黨委政府的統籌下,顧村鎮的黨員幹部、平安志願者、物業保安以及社區民警全部在線,數據直接對接派出所綜合指揮室,社區一手情況和羣衆真實訴求被及時掌握,形成“O2O”的線上線下交流模式。

羣衆在線上反映:違法搭建、羣租多了。顧村派出所就配合城管、居村委、物業開展線下治理,還通過社區LED屏開展普法宣傳,發佈具體措施廣泛徵求意見,有效保障了小區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使廣大羣衆既作爲社會治理的參與者,又成爲社會治理成果的受益者。羣衆反映被人騙了,派出所立即邀請銀行、證券等金融單位和民警一起進社區開展宣傳,增強羣衆防騙意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政之所向。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創新社會治理首先要創新理念”。顧村派出所緊扣時代脈搏,堅持發展“楓橋經驗”,把黨的優良傳統和新技術新手段結合起來,不斷完善現代警務運行機制,積極探索符合區域特點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他們正在努力繪就一幅地區長治久安、百姓安居樂業的和美畫卷。

傳承楓橋精神:如何把派出所開到家門口?記長寧公安分局北新涇派出所

上海三家公安派出所榮獲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

要“樂業”先得“安居”。“安居”這個詞,對於駐守在上海長寧區西片的北新涇派出所來說,意義更爲重大。北新涇地區以居民住宅爲主、人口密集。近年來,北新涇派出所堅持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爲目標,摸準了阻礙地區平安建設發展的瓶頸性原因,在調研中探索,在改革中創新,在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過程中,交出了一張治安狀況好、百姓滿意度高的答卷。 爲社區築牢安全防線 安全不出事

上海三家公安派出所榮獲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

在“智慧公安”建設理念的指引下,北新涇派出所依託分局、街道積極探索創新商品房小區智能安防建設衆籌模式。元豐天山花園小區在獲得97.33%居民羣衆的投票支持後,衆籌資金投入建設。小區自去年建成智能安防系統並投入應用至今,未發生過一起入民宅盜竊案件。而傾聽民意納入小區智能安防系統的防高空拋物探頭也逐漸發揮了其積極的作用。

今年5月,小區居民向物業和居委會反映,有人從樓上丟報紙包裹的清掃垃圾。民警錢海鷗會同居委會馬上到小區監控室查看,發現紙包是從18樓的一戶居民家中丟下來的。民警和居委幹部上門的時候,業主非常驚訝,表示自己從來沒有實施過高空拋物。在看到監控畫面後回想起來,那個時間段正好是鐘點工阿姨在家裏打掃。經詢問,鐘點工阿姨承認了她在陽臺打掃後,隨手用報紙包着頭髮等雜物從窗口扔出去的不文明行爲。民警和居委幹部對業主和鐘點工阿姨進行了嚴肅教育。

截至目前,北新涇所轄區住宅小區、商品房小區、商務樓宇、重點人員密集場所智能安防建設完成率均達到100%。今年上半年以來,轄區違法犯罪案件接報數和報警類110總數均大幅下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接報既遂數同比下降31.3%,居民區盜竊類案件警情同比下降57.1%, 96.15%的居民小區實現入民宅盜竊案件的零發案。 讓一線民警守好網格 矛盾不上交

上海三家公安派出所榮獲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

今年以來,北新涇派出所打破原有的“一人一崗一分工”的職責細分,組建了一支整合社區、治安、巡邏等崗位職能的一線綜合執法隊伍,並以社區居委爲單位,劃分了15個“網格”,全面負責“網格”內的涉警事務,快速響應,高效處置,實現了110警情就地接處、矛盾糾紛就地調處。用地區居民的話說,就是“把派出所搬到老百姓家門口來了”。

今年10月,新涇三村的俞家姐弟因父母去世遺產分配的問題鬧得不可開交,弟弟更將從日本歸國的姐姐趕出了三村的住所,姐姐回國後的所有行李、隨身物品都被鎖在了弟弟新涇三村的房屋內,姐弟倆一度要拳腳相向。一線綜合執法民警吳林松、顧超聞訊後迅速趕到現場瞭解情況並介入。由於雙方矛盾涉及遺產繼承,專業性較強,民警聯繫了律師事務所、司法所,三方在轄區內馬路娣調解中心爲姐弟倆進行調解,合力開展矛盾化解,由律師告知其房產繼承問題的司法解決程序。最終,弟弟在民警的見證下,將姐姐的所有行李及隨身物品交還,雙方的房產繼承問題也已通過合理合法的司法途徑解決。

早在2016年,長寧分局就會同區司法局建立了公安派出所、街道司法所、律師事務所“三結對”糾紛調處機制。近年來,基層民警遇到涉及房產、婚姻、勞務等方面的糾紛,即主動邀請對口的公益律師來爲當事人釋法說理、提供專業諮詢,既提高了調處的效率,又避免了牽扯警力,從源頭上化解積怨矛盾。 將服務窗口遷入街道 服務不缺位

上海三家公安派出所榮獲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

社區居民從安全、和諧、便利等角度多方位向基層公安工作提出多樣性的新需求。根據公安部、市局部署,要持續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北新涇派出所在服務性窗口受理業務上動足了腦筋,力求讓更多的羣衆少跑腿。

在和街道相關部門聯席研商之後,北新涇派出所提出將所內的“綜合窗口”及檔案室一併搬遷至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這一做法雖然並無先例可尋,落地難度也很大,但在分局和街道的全力支持下,最終順利實現融入,形成了高效、快捷的“一門式”辦理格局。而隨後翻倍上升的業務受理量說明,羣衆確實覺得方便。

有位通過人才引進來上海工作的年輕小夥子,前不久來到街道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戶籍窗口諮詢辦理落戶公共戶。在窗口民警的引導下,他移步到旁邊的街道綜合窗口,先辦理了落戶所需的“租賃備案證明”,然後回到戶籍窗口進入受理流程。因爲材料齊全,當場辦出了《準遷證》。小夥子特別高興,說自己原本覺得一個半天不夠用,打算再向公司請半天假來辦理公共戶,沒想到“一站式”就搞定了,爲政府部門間高效的便民服務點贊。

人民羣衆需要安居樂業,社會發展需要穩定有序,北新涇派出所着力抓好羣衆身邊的小事、城區安全的實事、社會治理的難事,這是人心所想,也是人心所向。2019年,北新涇派出所成爲全國首批被命名的“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