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長度5分鐘,南方+出品】

“有時是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在安慰”,美國醫生愛德華·特魯多的名言,是對醫生這一職業最好的解釋。

人的一生,都要經歷生老病死,這些都離不開醫生。小到發燒感冒,大到生命臨終,人們在最脆弱的時候,最信任、最依賴的人也只有醫生。

但醫生不是醫神,不是每一種疾病都能治癒,不是每一個病人都會康復,因爲人終究會生病和死亡。因此,醫生能給予病人的,除了醫學技術,還有“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的關懷。這些,都需要醫患雙方的理解和支持。

8月19日是我國首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的主題是“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在醫師眼裏,他們又如何理解自己的職業?今天我們來聽一聽佛山市中醫院5位醫生的講述……

湯淇佛山市中醫院急診科主治中醫師

作爲一名急診科醫生,我最大的欣慰是自己真正能夠解除病人的痛苦,甚至挽救他們的生命。

去年有一位女性因爲有機磷農藥中毒,來到我們急診科。我們當時就給她搶救,包括洗胃、用藥、插管、上呼吸機……用了很多急救手段,但最終還是要轉入ICU治療。就在她被送進ICU之後,她的丈夫就跪在我面前,抱住我的腿說:“醫生,你一定要救救她!你一定要救救她!”。

當時我就感覺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非常的重,也更加堅定了我以後要做一名好醫生的決心。

陳希聰

佛山市中醫院骨十科副主任醫師

當醫生很有意思,因爲同一種病,每一個病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同一種手術,技術也在不斷變化。每天都是新的挑戰。

患者治療後露出滿意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動力。當患者找到我,把自己的健康交給我的時候,如果我沒有服務好病人,那就對不起病人的託付。

曾經有一位80歲的老人家,股骨頸骨折後在我們骨科做了手術。術後一週我們都認爲恢復得很不錯了,但就在出院前一天,患者突發意外送進了ICU。我參與了整個治療,盡心盡力地完成我的職責,但病人還是不幸去世。他的家屬在辦理患者身後事時,還不忘打電話告訴我:“感激你,醫生。你的工作已經完成得非常好了,我們家屬知道這是個意外。雖然我們感到很痛心,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你對患者的辛勤的照顧和愛護。”

患者和醫生之間的關係,在當下我覺得還應該加強溝通。醫生把病人當做自己的親人一樣去對待,同時也希望病人給予醫生更多的理解。

梁敏儀

麻醉科醫師

很多人都說,麻醉醫生常常會被病人遺忘。其實“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每一位患者的康復,都得益於醫療團隊的共同努力,麻醉醫生當然也是其中一員。在我看來,不管病人記不記得,我們都一樣在這裏,一直付出,不離不棄。

在我懷孕5個月的時候,一天深夜,我突然接到電話說有一家三口車禍受傷,我急忙趕往醫院。看到那位母親股骨骨折,需要做手術。在麻醉之前,她握着我的手,說:“醫生啊,你一定要先救我女兒,無論如何都要先救我女兒。”我當時就紅了眼眶,也被母愛震撼到。以前這一幕都只是在影視劇裏看到,沒想到現在就發生在自己身邊。

陳學彰

腫瘤中心副主任中醫師

腫瘤科裏,醫生、護士、病人都很大壓力,查房的時候我們有別於其他科室,一定要給病人心理安慰。

曾經有一位40多歲的女性,患鼻咽癌,當時醫生說她最多存活半年,但後來她在我這裏治療了5年。所以她非常信賴我,我常常安慰她,你不要在乎生命長短,你要重視生命的寬度和質量。後來她真的去歐洲、美國遊玩。

她去世的當天,剛好我兒子出生。知道她去世的那一刻,感覺就像是失去了一個朋友,非常難受。這種感覺到現在都是很深刻,也只有當醫生和病人成爲朋友的時候,才能體會到。

當下醫患關係依然緊張,醫生常常得不到病人的理解,我覺得醫生用心看病,希望患者也能表達對醫生的尊敬。就像《我不是藥神》裏說的:我相信以後會更加好。

李祥光

佛山市中醫院男科副主任中醫師

我從醫已經有43年了,退休已經8年。退休以後,我繼續在醫院開診,因爲捨不得病人。退休以後我可以放慢節奏,主要是求精,把病看好,讓病人得到更好的診治。

我很慶幸女兒選擇學中醫,這是我們小家庭裏的中醫傳承,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們一樣,讓中醫代代傳承下去。中醫有句話:“讀書三年,以爲天下無病不可治;用方三年,方知道天下無藥可用”。中醫博大精深,真正學以致用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磨練,到了一定的程度纔能有一定的昇華。這個昇華包括對中醫理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

我想對即將進入醫學行業的醫學生們說,做醫生首先最重要的是保持初心,爲病人服務;還要有追求,不斷在臨牀上專心學習、雕琢、研磨,積累自己的功底和知識。

【整理】劉丹萍 熊琳 實習生劉嘉美

【拍攝】楊馥銚 李嘉欣 劉丹萍 實習生劉嘉美

【剪輯】楊馥銚

【統籌】黃偉勝

【作者】 劉丹萍 熊琳 實習生劉嘉美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佛山市~非常醫+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