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独有偶,到了二战后,还是关于越南和中国,又爆发了一次奠边府大捷,这次大捷后,法国内阁又一次重演了当年的窘迫,再一次倒台了。这个时候法国当局恰好是独立党人拉尼埃任政府总理,奠边府大捷的消息传回法国,拉尼埃政府被迫答应在日贝瓦会议上讨论越南问题,但会议还没结束,他就下台了。

越南在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的藩属国,虽然越南自从独立以来非常不老实,可以说是最不安生的一个小弟,但至少表面上大部分时间还是听话的。

近代的时候,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受尽了屈辱。而与此同时越南也开始被欺负,1858年起法国人开始染指中南半岛,在占领了西贡后,开始不断地向北渗透,逼着越南签订不平等条约,法国也知道大清对越南的影响,所以需要大清的承认。然而越南是大清西南唯一的屏障了,而且还是自己的小弟,清政府不敢就这么放弃。

两国始终谈不拢,所以中法战争爆发了,法国不宣而战,打得清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海军损失严重,而法国也开始进攻台湾,但是遭到了中国军民的奋力反击。而陆上战争仍在中越边境和越南境内,但是广西巡抚不战而退,使得局面不容乐观。就在这个时候,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领导镇南关前线的抗法斗争。


也是在这里,冯子材取得了镇南关大捷,甚至乘胜追击,打得法军狼狈不堪,重伤东部法军统帅尼格里。法军陷入困境。

法军战败的消息传至巴黎后,法国一片哗然,甚至声称这是新的滑铁卢。茹费理内阁面临巨大的压力,但是茹费理还是希望可以增加军费预算,将战争继续打下去,甚至还有扩大的打算。


然而,茹费理提出的增加预算案在众议院没有通过,内阁还遭到反对党的群起而攻之。所以无可奈何的茹费理递交了辞呈。他死前曾说:“是那些中国人毁了我的一生。”

这个人也够厚颜无耻的,明明是自己发动的侵略战争,打败了还有脸怪别人。要不是清政府软弱无能,是不可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

至于法国反对者,其实也不是反对这场战争,而是认为内阁太软弱了,反对派利用这个事情炒作,借机上台而已。


无独有偶,到了二战后,还是关于越南和中国,又爆发了一次奠边府大捷,这次大捷后,法国内阁又一次重演了当年的窘迫,再一次倒台了。

二战后,法国卷入重来,企图再次控制越南这块曾经的殖民地。但是这个时候北越建立了,法国也在南边扶植了末代皇帝建立了政权,而越南抗法战争也开始了。

北越建立后,很长时间里是孤军奋战,没有得到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承认,还是中国第一个承认了北越,还做出了全面援越的政策,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在中国的帮助下,北越形势变好,逐渐掌握了战场主动。1954年3~5月,中国军事顾问团协助越军总部组织指挥奠边府战役,取得全歼法国占领军精锐部队及伪军1.6万余人的重大胜利。


这个时候法国当局恰好是独立党人拉尼埃任政府总理,奠边府大捷的消息传回法国,拉尼埃政府被迫答应在日贝瓦会议上讨论越南问题,但会议还没结束,他就下台了。

不过其实他的下台不仅仅是奠边府大捷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国内问题。法国二战后国家需要重建,经济需要恢复,而法国政局不稳,本身就影响非常大。拉尼埃政府也没有很好的完成这个重任,虽然他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但没有什么转机,广大人民群众极为不满,下台是迟早的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