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庭裏,原告與被告在一旁爭論不休,南海法院丹竈法庭法官周桂顏緊皺眉頭,拿着筆在紙上寫下一連串的關鍵信息,試圖捋順思緒,推動調解進展。

這是一起返還原物糾紛,

從調解開始,

一直經過10個小時

案子才終於以

“雙方調解成功”畫下句點。

事實上,

這起簡單的案子按審判流程,

不到兩週便可出判決,

但是負責該案的法官周桂顏

沒有“走常規路”,

而是不斷尋找

原告、被告實現“雙贏”的可能。

南 法 人物

第14期

周桂顏

今天我們通過一個案例,

看看周法官是如何用心做調解工作的。

“化干戈爲玉帛”的10小時

  • 小商戶下血本做生意慘遇“二房東”

在南海丹竈,一商業樓開發商將一、二層租給了物業公司,而後經過招商,該公司又將商鋪分租給其他小租戶,用於經營餐飲店等。本次涉案的幾個被告便是這些向“二房東”交納租金的經營者。

去年,“二房東”提出打折優惠,向多家商鋪一次性收取一年租金後“跑路”,同時,因拖欠開放商200多萬元租金,南海法院判決,開發商與“二房東”簽訂的《物業租賃合同》解除,開發商可收回物業。

判決生效後,商鋪租戶面臨着兩種選擇,要麼離開,要麼留下重新交租。這讓租戶大呼“冤枉”——明明自己交了租,卻一下子陷入“無權佔有”的窘境。今年4月,因未搬離店鋪,又不交租,開發商起訴了4間商鋪負責人。

其實,這宗案件屬於返還原物糾紛案件,法律上是支持原告的,如果是直接判決,應該兩小時就能寫好判決書。但是周桂顏法官最終還是選擇了調解,即便這會花費她更多時間與精力。

“這些商戶不是有錯的一方,他們也是受害者,我更想維護雙方的利益。但如果案件真正執行起來,可能會存在對抗情緒,或者是過激反應。如果沒有法官斡旋調解,大概就不會有雙方握手言和的可能了。”

——周桂顏

  • 爲保護民營經濟做調解

“這些商戶跟‘二房東’籤的合同租期基本都是十年以上,花了很多錢去做前期裝修,一下子面臨這麼大的損失,對他們的打擊很致命。”周桂顏說,考慮到許多經營者在店鋪裏“下血本”,目前實際經營僅一年左右,尚未回本。比起快速審判結案,取得“雙贏”更重要。

19日上午9點,原告、被告到庭參加調解,周桂顏法官提出讓開發商與小商戶重新訂立租賃合同,而協商的最大難點便是如何確定雙方各自承擔的損失。“租金要再低一些。”調解一開始,雙方便在租金問題上週旋,互不退讓。甚至還爲了一塊錢租金問題“摳”了近一個小時。

“要想調解,就要抓住他們最想要的,原告不想趕他們走,被告更不想走。”

——周桂顏

期間,周桂顏多次採用了“面對面”、“背靠背”的談判技巧,直到中午2點,第一宗案件的被告才與原告簽訂好合同。緊接着,周桂顏法官又開始組織開放商跟另一名小商戶的調解。

晚上9點多,走出審判庭時,天色灰暗,周桂顏忍不住在朋友圈裏發出感嘆:“從早上九點調到現在,幸好調成了。”如今,原告、被告順利達成調解,並對結果十分滿意,這讓周桂顏感嘆,“十多小時的調解很值得。”

我這麼執着於調解,是爲了確保雙方當事人實現共贏。”在周桂顏看來,該案件選擇調解並不是“捨近求遠”。

在她的努力下,原告與被告在法庭上達成調解協議,雙方當事人滿意而歸,她甘之如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