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块石头,灵性已通,静极思动,被仙师提携,化成美玉,在红尘中走一遭,经历荣华富贵,然后又变回石头。心愿了却后,平静地述说一段故事,以隐喻世人。很显然,对于大部分世人而言,如果有补天之才,却无补天之遇,不能物尽其用时,难免凡心躁动,追求红尘繁华。

《红楼梦》讲述贾府的悲欢离合、荣辱兴衰。写贾家之前,先写甄家,这就是一个缩略版的故事始终:乡宦,望族,家境殷实。甄老爷生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封夫人性情贤淑,深明大义。美中不足:膝下无子,只有一女。甄士隐慧眼识英雄,资助寄居葫芦庙的落魄穷儒贾雨村。接下来,甄家接连遭受不测:痛失爱女,飞来横祸,家财尽失,投人不善,惨淡度日,然后士隐出家,而丫环却侥幸识得贾雨村,然后飞上枝头。这缘于雨村平困时的知遇之恩。这个故事里:甄老爷梦到过太虚幻境,遇到过点化:第一次是甄家在繁盛之时,一僧一道要士隐舍掉英莲,说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第二次是甄家败落后,跛足道人念“好了歌”,先说“好”,再说“了”然后对照世间的“好”,喟叹世间的“了”;士隐解注一番,对比盛衰两级,点明到头一梦,万境皆空,然后出家离开。

世间大部分类似甄家,家小业小,衣食丰足,不经意中遭遇灾祸,落魄无依,三餐不济。然而,盛衰之际,有人顿悟,有人煎熬,有人发达,有人侥幸。后面的贾家便是甄家故事的放大版,高清版,如同显微镜下观察世间百态:爱恨纠葛,人情冷暖,盛衰之势,各自命运。

再说贾雨村,书中介绍道“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如同某个衰败的望族大户的漏网之鱼,一切归零后的丧家之犬,谋求开启另一轮的兴衰之路。某个贾家正要没落,某个贾家正要兴起。

《红楼梦》开篇,为什么要先写甄士隐?无非为了小巫见大巫,引出贾宝玉之家族的盛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且看贾府,如此一来,更令人感同身受呢。当然,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曹雪芹想把真事隐下去,却还怕读者用心不到,所以,借甄士隐之名,开篇警言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