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弈宸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據《資治通鑑》記載,代王劉恆從代地來到長安繼位,這繼位的過程十分的小心謹慎。
跟隨漢文帝一起來京城的,是他最信得過的宋昌和張武。來到京城的當天夜裏,漢文帝就入住了未央宮,任命宋昌爲衛將軍,掌管南北兩軍,封張武爲郎中令,負責皇宮的警衛工作。
就算是這樣,漢文帝還是不敢放鬆,當夜頒佈詔書,呂氏一族圖謀不軌,羣臣忠義將其誅殺,朕初登大位,特大赦天下。
幾天之後,漢文帝再次下詔,對誅殺呂氏的羣臣進行封賞,陳平被封爲左丞相,周勃被封爲右丞相,灌嬰被封爲太尉,其他有功之人也都得到賞賜。
從此之後,漢文帝纔開始了自己的明君之路。
漢文帝這麼小心是有原因的,羣臣誅殺了呂氏一族,會不會對自己有圖謀,他是摸不透的。這才又是占卜又是派人打探。就算入駐了皇宮,也馬上讓自己的親信掌握軍隊,負責皇宮的安保。
老臣們心裏也沒底,畢竟之前誅殺呂氏一族,他們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如果漢文帝一翻臉,給他們扣一個大帽子,那就不好玩了。漢文帝想到了這一點,當天就肯定了羣臣們誅殺呂氏的正確性,給大家喫了定心丸,之後又論功行賞,這才雙方安心了!
漢文帝可以說是最謹慎的皇帝了!
據《資治通鑑》記載,呂后一死,老臣們誅殺了呂氏家族,一番商議之後,決定迎立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代王劉恆做皇帝。
劉恆接到通知以後,是又喜又怕。當皇帝肯定是好事,可京城剛剛經過一番腥風血雨,等待自己的到底是什麼哪?他就召集手下商量此事。
郎中令張武等人都說,那些老臣都是高祖皇帝的舊部,各個會用兵、有謀略,以前只有漢高祖和呂太后能鎮得住他們。他們剛剛誅殺了呂氏一族,京城也很亂套,希望大王假裝生病,不要去以身犯險。
只有中尉宋昌提出不同意見,你們說的都不對,當初秦朝腐朽,天下豪傑紛紛起事,最後我高祖皇帝得到了天下,天下人也就斷絕了做皇帝的念頭,這是其一。
高祖皇帝把劉家子弟封在各地做諸侯,封地犬牙交錯、穩如磐石,這是其二。
漢朝興起之後,廢除了秦朝的嚴苛峻法,施恩澤於百姓,天下民心歸順劉家,這是其三。
你看呂家之前何等囂張,可週太尉只靠一個兵符,軍隊就齊聲呼應,響應劉家。就算老臣們有想法,他們也畏懼天下形勢,不敢有所作爲的。
現在朝廷內部有朱虛侯等人爲內應,外面有齊王等人帶兵,先帝的兒子中只有大王和淮南王還在,大王年長有德,所以老臣們才立您爲天子的,大王不要猶豫了。
聽完以上兩種意見,劉恆的心裏還是犯嘀咕,回到後宮跟薄太后商量,薄太后也沒有什麼好主意,最後決定占卜一卦。卦象很給力,是大吉大利的意思。
可是劉恆還是不放心,又派舅舅薄召去了一趟京城,薄召跟周勃等人見面以後,詳細打探了京城的動向,回來如實回報。劉恆這才決定,動身去京城做皇帝。
據《資治通鑑》記載,漢文帝繼位以後,論功行賞,其中周勃被封爲右丞相。周勃是個粗人,沒多少城府,當了右丞相以後有點自滿,每次上朝的時候,心理很得意,臉上也能看的出來,漢文帝對他則是禮遇有加,下朝後經常目送周勃離開大殿。
郎中袁盎看不過去了,他向漢文帝建議,當初呂氏一族圖謀不軌,老臣們齊心誅滅諸呂,那時候周丞相正好做太尉,本來就有資格掌握兵權,所以才立下了大功。
我看丞相現在有點不對勁,經常在朝堂之上面露驕傲的神色,而陛下非但不制止,還一味的對他謙讓,這樣就有點君不君臣不臣了,這是陛下做的不對了。
漢文帝虛心的接納了袁盎的建議,從此以後,他收起謙恭的樣子,對大臣們嚴肅起來,周勃也感覺到了氣氛的變化,對漢文帝更加敬畏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