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取本品2袋,生肌散1.5克,冰片粉1.5克,凡士林 250克,共調爲軟膏備用,使用前先坐浴,而後根據病變部位大小,將藥膏敷於患處,包紮固定,適用於炎性外痔,內痔嵌頓及肛門膿腫初起等。內痔便血者,取本品30克,澱粉2克,加入熱水 150毫升,調成糊狀,待微溫,每次以甘油灌腸器抽取10ml,插入肛門,推進藥物,每日1次,併發潰瘍性直腸炎者,劑量增加至20ml,併發血栓性外痔或炎性外痔者,加用20%本品外敷。

痔是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靜脈叢發生擴大、曲張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是肛門直腸病中最常見的疾病,多見於成年人。

中醫認爲

本病多因臟腑本虛,兼因久坐,負重遠行,或長期便祕,或瀉痢日久,或臨廁久蹲努責,或飲食不節,過食辛辣肥甘之晶,導致臟腑功能失調,風燥溼熱下迫,氣血瘀滯不行,阻於魄門,結而不散而致,當以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爲治。

臨牀觀察發現,一些非治療痔瘡的中成藥,對痔瘡顯示了較好的治療效果,介紹幾則,供選用。

七釐散

先用溫開水約3000毫升,加入高錳醋鉀1克,混勻,洗浴肛門約30分鐘,每晚1次,連續2~4月。可活血止痛。

雲南白藥

每次0.3~0.4克,每日3次口服,另取本品適量,以75%酒精調爲稀糊狀,外敷患處,每日1次,連續2~3周。可活血止痛,適用於肛門血栓外痔。

如意金黃散

取本品2袋,生肌散1.5克,冰片粉1.5克,凡士林 250克,共調爲軟膏備用,使用前先坐浴,而後根據病變部位大小,將藥膏敷於患處,包紮固定,適用於炎性外痔,內痔嵌頓及肛門膿腫初起等。

內痔便血者,取本品30克,澱粉2克,加入熱水 150毫升,調成糊狀,待微溫,每次以甘油灌腸器抽取10ml,插入肛門,推進藥物,每日1次,併發潰瘍性直腸炎者,劑量增加至20ml,併發血栓性外痔或炎性外痔者,加用20%本品外敷。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正骨水

取芒硝、生地各50克,紅花30克,水煎取汁於便後、睡前各坐浴15分鐘,爾後在血栓表面用正骨水塗擦,每日1次,連續2~3周。可活血止痛,適用於血栓性外痔。

京萬紅軟膏

本品是治療燒傷的特效藥,用於各種內、外痔,能迅速緩解症狀,促進傷口癒合,其止血、止痛作用尤爲突出。

婦必舒膠囊

本品是專門用於治療陰道炎、宮頸炎等婦科疾病的外治良藥,對痔科疾病也有良效。對內痔嵌頓,取本品2粒,將藥粉均勻撒在凡士林紗布上,再將紗條一端塞入肛內,一端敷於嵌頓痔核上,消毒敷料包紮固定,每日1換。

對炎性外痔及血栓性外痔,可取本品2粒,將藥粉和米醋調勻,敷於患處,包紮固定,每日早晚各1次,7日爲1個療程。可清熱解毒。

清涼油

先用溫水冼淨患處後,取本品直接塗於患者外痔核隆起處,用量以患者自覺局部有清涼感爲度,每日2~3次,1周爲1個療程,一般1個療程即可。可清熱消腫止痛。

硫黃軟膏

硫黃軟膏5支,七釐散3克,調爲糊狀,塗於肛門內外患處,每晚1次,連續2~4個月。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補中益氣丸

本品1粒,研爲細末,敷於肚臍孔處,外用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7~10次。可溫陽益氣。

黃芪注射液

本品1~2支,升麻5克。將升麻研爲細末,用黃芪注射液調勻,敷於肚臍孔處,外用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7~10次。可補中益氣,昇陽固脫。

藿香正氣水

取本品20毫升,加涼開水1000毫升稀釋後,以藥棉擦洗,每日2次。可活血止痛。

來源:村醫之家 作者:胡獻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