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刀网络 明晓玲】

作为火龙果种植户,说起火龙果病害,你可能第一反应是溃疡病、炭疽病、软腐病。然而茎枯病也是火龙果经常碰到的疾病,严重影响火龙果植株的生长,威胁着火龙果的生产。碰到的人会很着急,不知该如何应对。应对茎枯病,一定要抓住防治时期,对症用药!

这不近日来自海口市的倪俊权用户在农管家app平台上发来火龙果问题图片,询问一场台风过后火龙果就这样了,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自:农管家用户

农管家专家根据图片显示给出解答:

丁天一(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细菌性病害可用乙蒜素,中生菌素,叶枯唑,四霉素,噻唑锌,络氨铜防治。

郭欣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农艺师,技术站站长)

火龙果茎枯病,发病时植株棱边上形成灰白色的不规则病斑,病斑凹陷,并逐渐干枯,最终形成缺口或孔洞,多发生于中下部茎节。可以用苯醚甲环唑,吡唑嘧菌酯,氟硅唑,咪鲜胺锰盐,醚菌酯,苯甲溴菌腈等防治。

高胜涛(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北苏镇费家庄村)

细菌性病害,用中生霉素叶枯唑噻菌铜噻唑锌。

农管家大课堂——认清火龙果茎枯病的发病状态

危害症状

枝条上病斑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稍凹陷,边缘黄色,中央灰白色,上生小黑点。

茎枯病后期症状

发病规律

火龙果茎枯病一般在3月下旬开始发病,此期病害才刚开始见,病株率尚低,病情发展缓慢。从4月上旬开始,病害开始加重。5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发病盛期,此时正值火龙果开花期,由于气温升高,加上雨季来临,给病害发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使病害在田间迅速蔓延造成病害大发生。11月下旬以后进入越冬阶段。

全年发病高峰时间是6月底至7月初,田间病株率达20%以上,给火龙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茎枯病的流行与降雨、风向有密切关系。雨水溅沾的传染距离较近,是初期的侵染途径。空气传染是大面积发病的主要原因,田间的蔓延方向和发病速度常受风向的影响。地势低洼、土质粘重的地区发病情况高于地势高的砂质壤土地区,另外,过量偏施氮肥也会促使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一、保护无病区。严格控制无病区向有病区调种、引种,选育无病种苗。

二、种植或选有抗病优质品种。是防治火龙果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三、清除病残枝体及田间杂草,保持田间卫生,从而减少田间病源。

四、加强肥水管理,侧重避免漫灌和长期喷灌,漫灌造成根系长期缺氧状态而死亡,喷灌造成果园湿度增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最好采用滴灌技术,起垄栽培,施用腐熟有机肥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75% 肟菌·戊唑醇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4000-6000倍液 喷雾

68.75% 噁酮·锰锌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000-1500倍液 喷雾

45% 丙森·己唑醇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500-2000倍液 喷雾

50% 异菌·福美双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600-800倍液 喷雾

70% 戊唑·代森联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600-700倍液 喷雾

50% 锰锌·异菌脲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600-800倍液 喷雾

25% 代锰·戊唑醇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500-750倍液 喷雾

45% 丙森·腈菌唑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0-2000倍液 喷雾

45% 苯醚·甲硫 可湿性粉剂(微毒) 使用600-800倍液 喷雾

50% 苯甲·丙森锌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800-2200倍液 喷雾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详尽权威的农技知识请下载登录“农管家”。(请认准瓢虫标志)

如果你有更多不同观点,欢迎留言或登录农管家回复。在“农技”一栏会每天更新当下最新农事管理,找准方向,科学管控,遇事不慌张。另外在“问答”一栏,多位专家在线帮你排忧解难,轻松管理不再是空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