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股市又現五一“劫”?歐美股市普跌2%+,富時A50大跌5%)

5月1日,A股、港股、韓國股市等都處於休市之中。歐美部分市場仍處交易之中。具體來看,4月30日至5月1日,歐美市場均大幅下跌。A股市場因提前收盤而出現上漲,此外,原油因減產利好亦大幅上漲。

歐美主要股指跌幅均超2%

4月30日歐洲股市普遍下跌,此前歐洲央行宣佈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但稱其隨時準備擴大刺激措施以對抗新冠病毒大流行所帶來的經濟影響。

在歐洲各國股市中,德國DAX 30指數下跌2.22%;法國CAC 40指數下跌2.12%;意大利富時MIB指數也下跌2.09%;英國市場5月1日交易,英國富時100指數2天累計下跌超過5%。

週五(5月1日),避險情緒升溫,美國三大股指大幅收跌。截至收盤,道指跌2.55%報23723.69點,標普500指數跌2.81%報2830.71點,納指跌3.2%報8604.95點。

富時A50大跌5%

受歐美市場大幅下跌的影響,4月30日和5月1日富時A50期貨指數連續下跌,累跌5%。

歐洲經濟不確定性增加

由於新冠疫情打擊經濟並增加不確定性,歐洲中央銀行4月30日決定降低長期定向再融資操作利率,以加大對歐元區的流動性支持。

根據歐洲央行當天公佈的貨幣政策決定,歐洲央行將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間以更低的利率實施長期定向再融資操作。此外,歐洲央行將從今年5月開始以負利率實施7次非定向緊急長期再融資操作,爲歐元區金融系統提供額外流動性支持。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指出,歐元區經濟正面臨萎縮,其程度和速度在和平時期前所未有。遏制新冠疫情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歐元區所有國家乃至全球的經濟活動。

歐盟統計局4月30日發佈消息稱,歐元區今年3月的失業率小幅上升至7.4%。而稍早前公佈的今年2月該地區的失業率爲7.3%,是自2008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據悉,由於歐盟大部分國家3月以來相繼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各國政府實行了相關防控舉措,分析表明,失業率的上漲與疫情的發生緊密相關。歐盟統計局剛剛發佈的2020年第一季度的數據中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歐元區19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了3.8%,據估計,這一數字是自1999年歐元區成立以來的最大跌幅。

數據顯示,今年3月各國政府剛開始實行相關防控疫情舉措時,歐元區通貨膨脹率爲0.7%,遠未達到歐洲央行設定的2%的目標。

中信證券宏觀團隊認爲,歐央行4月會議並未下調基準利率,變相降息目的仍在於保護金融系統,基本符合預期。但關於購債計劃的表態明顯低於預期,預計歐央行在6月初的議息會議上會對購債計劃做出更進一步的指引。

美國多項經濟數據不佳

美國商務部4月3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3月份美國個人消費支出環比下降7.5%,創歷史最大降幅,同時儲蓄率升至39年來最高水平,凸顯新冠疫情下美國個人消費極度低迷。由於企業停工停產,當月美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環比下降2%,儲蓄率從2月份的8%升至13.1%,爲39年來最高水平。

美國商務部4月2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下滑4.8%,創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降幅。其中,當季個人消費支出劇降7.6%,是1980年以來最差表現。

特朗普及美國政府悍然釋放錯誤信息

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之下,特朗普及美國政府悍然釋放出不利於全球市場穩定的預期。對此,外交部發言人對相關信息進行了反駁。

(圖片來源:外交部官網)

此前,外交部副部長亦就相關問題接受專訪。

原油受減產提振

在原油減產、美國原油庫存增長低於預期、以及美國政府可能救助石油企業等多重因素刺激下,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自低位大幅反彈。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4月中旬達成的歷史性減產協議從5月1日開始正式執行。根據協議,各方將在爲期兩個月的首輪減產期日均減產970萬桶。

此外,美國石油巨頭康菲公司4月30日表示,將從5月開始將日均產量減少約26萬桶,6月進一步擴大減產規模。

此前,挪威石油與能源部宣佈了6月和下半年原油減產計劃,這是近年來挪威作爲歐洲重要產油國首次參與國際協同減產行動。分析人士認爲,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的減產協議正式實施,以及更多產油國加入減產行動,對市場起到提振作用。

庫存方面,美國能源信息局4月29日晚公佈的數據顯示,上週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環比增加約900萬桶,顯著低於前一週1502萬桶的增幅,也低於市場預期的1170萬桶。

有分析認爲,在部分國家陸續重啓經濟背景下,如果今後幾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環比增幅繼續縮小,石油市場最糟糕的階段或許已過去。

但奧地利JBC能源公司表示,原油市場所受衝擊尚未結束。由於庫存仍處在高位,煉油廠在利潤率方面承受巨大壓力,5月原油需求可能不會出現明顯增長。

機構觀點

五一假期之前,A股市場走勢相對平穩,節日期間歐美市場可能波動加大,亦會對A股產生一定影響。

山西證券認爲, 展望後市,市場震盪態勢不改,短線交易機會有限。全國人大定於5月22日召開,表明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社會逐步恢復正常。但目前國內相關的限制措施仍未取消,例如口罩、體溫測量、出遊仍需採取預約制,A級景區限流30%,限制室內景點開放等等,這些措施或長時間存在,經濟完全恢復的時間被進一步拉長。

風險方面,國內需要關注五一假期後疫情是否有零星病例產生。從社會運行的角度來看,在強力管控下,疫情二次爆發的概率較低,即使有零星病例的出現,對社會秩序的衝擊也不大。但由於A股散戶投資者居多,市場可能會出現不理性的表現。國外方面,美國確診病例已經突破100萬人,國外疫情進入爆發期,國外管制措施或進一步延長,則全球經濟復甦進程會被再度延後,也會壓制全球權益市場估值的抬升。

山西證券建議投資者繼續以配置爲主,關注低估值剛需板塊的投資機會。國內市場而言,政策逆週期調節持續發力,加大有效投資和擴內需作爲兩大主攻方向,相關政策將在二季度將加速落地並顯現效力,對大盤和相關受益行業都有望產生一定的提振效應。A股、港股資產的估值性價比和收益預期在全球範圍內比較而言仍相對佔優,在流動性危機逐步緩解後也將吸引外資重新進入市場。中長期視角下我們持續看好A股的配置價值,在控制倉位、防範風險的基礎上投資者可考慮以定投指數的方式降低短期擇時風險,對A股、港股市場做中長期的持續配置;短期而言則可重點關注震盪市場中的結構性機會,行業配置上建議關注:大基建(建築、建材、機械)、新基建(5G、雲計算)、黃金、汽車、小家電、旅遊等。

安信證券陳果表示,就股票市場,我們看三個因素:盈利、流動性和風險偏好。新冠疫情此前衝擊了短期盈利,也衝擊了風險偏好。關鍵是未來的邊際變化。

從流動性角度來說,美聯儲是對全球流動性有影響力的央行,A股本身亦是國際化的A股,A股市場面臨的流動性環境是近年罕見的充裕。

從風險溢價指標看,市場情緒的低迷已經達到了歷史極端低的水平。即使病毒長期存在,它對於經濟的影響也是邊際減弱,最恐慌、最不確定的階段已經過去了。

陳果認爲,新冠對中國經濟和企業盈利衝擊最大的時期已經過去了。中國經濟已經在邊際改善。所以我們認爲A股已經在底部右側,後續的趨勢是震盪向上。行業短期關注科技內需包括科技新基建、消費內需和傳統基建。中期關注ROE有上升趨勢的行業,我們的排序是科技、醫藥、消費、券商。

華鑫證券發佈研報稱,2020年“兩會”將於5月21日以及5月22日分別召開,屆時或會出臺力度更大以及更爲明確的對沖政策,同時受4月轉好的經濟支撐,從而形成一輪新的趨勢性行情,而這也意味指數的二次探底很可能將在兩會前後形成。短週期市場經歷完週三的集中拋壓之後,週四本質上壓力並不會顯性,同時受隔夜美股繼續大幅收漲帶動,有望提振A股市場情緒,A股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大概率震盪上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