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29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新聞發佈會上解釋“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的原因稱,考試大綱的存在導致學校“考什麼教什麼”,而取消大綱,按照課程標準命題,才能讓學校“教什麼考什麼”,實現畢業和升學的統籌。呂玉剛稱, 2016年,教育部啓動了新一輪中考改革,爲減少義務教育學生多次考試的壓力,對初中畢業考試和升學考試實行“兩考合一”,統稱爲“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原標題:教育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刺激了應試教育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考試大綱刺激了應試教育現象……”11月29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新聞發佈會上解釋“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的原因稱,考試大綱的存在導致學校“考什麼教什麼”,而取消大綱,按照課程標準命題,才能讓學校“教什麼考什麼”,實現畢業和升學的統籌。

11月29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各地要將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所設定的除綜合實踐活動外的全部科目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並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指什麼?和人們通常所說的“中考”是一回事嗎?很多人對此抱有疑問。呂玉剛稱, 2016年,教育部啓動了新一輪中考改革,爲減少義務教育學生多次考試的壓力,對初中畢業考試和升學考試實行“兩考合一”,統稱爲“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呂玉剛指出,兩考合一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要兼顧畢業和升學,因此考試結構、難度、內容上要統籌。

呂玉剛指出,考試大綱的存在刺激了應試教育現象,導致學校“考什麼教什麼”,而取消考試大綱則可以實現“教什麼考什麼” 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而《意見》推進考試命題改革,通過優化試題結構、合理設置試題難度、推進試題內容改革等措施,來兼顧初中生學業水平考試畢業和升學兩個方面的功能。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