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你是不懂拒絕的人嗎。二、你爲什麼是不懂拒絕的人。

這些年,你有沒有喫過不會拒絕的虧?

我覺得我基本上不太拒絕別人。

但是有一點,我沒有覺得我在喫虧,我覺得我的不拒絕,是一種性格魅力。退一步說,就算我不懂拒絕,也沒什麼壞處。

《這些年,我喫的都是不懂拒絕的虧》這本書讓我忍不住靜下心來看看我是不是喫了虧,喫了哪些虧。

整本書讀下來,我覺得這本書主要講了三個問題:

一、你是不懂拒絕的人嗎?

書中在第一課通過實例和論證講述了《不懂拒絕的苦命人》《不敢主動改變的失落者》,這些讓我發現,我確實在有些時候不懂拒絕。

尤其是第一課《不會拒絕的10種表現和根源》,更是很清晰地讓讀者判斷出我們是不是不懂拒絕的人。

比如,不敢表現自己的能力,找不到自己的優點,缺乏行動力,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忍心拒絕別人,不敢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等。

每個不敢拒絕的背後,都有一個忐忑的心靈。

如果你是其中一個忐忑的心靈,一定要看下去;如果你不是,也請看下去,下次遇到忐忑的心靈,不要一味的向他提出不合理的請求。

因爲,就像書裏說的,“他的世界被嚴重透支,覺得自己隨時都有“破產”的危險。”

這些年,你有沒有喫過不會拒絕的虧?

二、你爲什麼是不懂拒絕的人?

不懂拒絕的根源和表現,在第一課有一起呈現給讀者。我之所以單獨列出是因爲,我覺得發現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除了第一課《不會拒絕的10種表現和根源》提到的根源,還有以下幾處打動了我。

“他們不做拒絕的決定,是處於恐懼和內疚,而不是理性的分析。“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作‘被拒敏感’,指的是一個人既不懂得拒絕,也不能自如地對別人提出要求。”

“人們害怕說‘不’的心理實質,其實是害怕被否認。”

“因爲在他的潛意識中,認爲自己如果滿足了別人,就能獲得對方的好感。”

“他們的自我肯定來自別人的肯定。”

似乎和性格有關,在別人向我提出請求時,我總覺得我答應了就能獲得對方的好感,而且,他們的好感和肯定可以讓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並進一步肯定自己。

雖然,有些時候,這些事情會耗費我好多的精力,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在疲憊不堪之後,我也曾想過,別人的事情,我是不是可以拒絕,讓別人去處理好?

三、如何學會理性拒絕?

這個部分是這本書的重中之重,整本書用了一半以上的比例在講述如何理性拒絕別人。

其中,這個部分又分爲兩部分。

1.學習拒絕的技能。

原來不懂拒絕的時候,總覺得不拒絕,可以獲得別人的好感,現在來學一招,讓你既拒絕了別人,也不會失去別人的好感。

這部分在第7課《主動表達:用積極的溝通展示態度》中做了很好的論述。

2.擁有拒絕的底氣。

這部分不僅是第三部分的重點,也是整本書的重中之重。

我個人認爲,一個人的整體氣質主要是靠內心散發出來的。

一個人只有內心強大,才能自然而然地去拒絕別人的不合理要求。

這些年,你有沒有喫過不會拒絕的虧?

如果擁有拒絕的底氣,書中有幾點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建立底線思維。超過了這個底線,我就是拒絕。

(2)提升行動力。“你想的好,計劃的好,只能說明你很聰明;只有做得好,纔是真正的卓越。”所有的事情,我們開始行動的時候,已經成功了一半。

(3)情緒管理。這個部分通過“遠離一切讓你‘難以拒絕’的消極因素”,來讓我們爲拒絕別人做準備。

除了以上提到的內容,書中在最後還提到的《100個方法讓你輕鬆戰勝“不懂拒絕”》。整本書這樣貫穿起來。

稍微覺得可惜的是,書中關於拒絕的邏輯不是很明顯,導致整本書讀下來,有點散亂。書中的例子精彩紛呈,但是個別舉例對論點的支持不夠,也影響了整本書的氣質。

這些年,你有沒有喫過不會拒絕的虧?

總體說來,這本書提出了一種宣言、一種理念,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書,值得讀者去揣摩。

不要讓你的世界,成爲別人意志的舞臺。所以,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遵從自己的內心去表達、去行動、去生活,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我希望每個人都學會合理地、優雅地拒絕別人,讓自己的世界,閃閃發光;但同時,我更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獻出一點愛,爲別人提供方便,當然是在合理地“不拒絕”別人的情況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