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則徐在信中說明了此時的危急,他拜託魏源寫一本介紹西方文明的書籍,以喚醒還在做夢的朝廷,還有百姓們。隨後魏源在他的好友和林則徐的共同幫助下,蒐集了大量文獻史料,還和一些留下來的西方打交道,從他們的口中獲知那個西方世界。

鴉片戰爭爆發後,西方的鉅艦大炮轟開了清朝的國門,此時的道光帝還沉迷於天朝上國的幻夢中,認爲西方人都是一羣蠻夷。殊不知西方人也在驚訝,驚訝着我們還拿着落後的冷兵器和他們作戰,不輸纔怪。在見識到了西方工業文明後,林則徐心急如焚,迫切的想要尋求抗衡之法。而唯一的辦法,就是學習他們的技術,師夷長技以制夷。

但是天不遂人願,林則徐在官場上幾經沉浮,還是沒有說動皇帝和那些重臣們。最後的林則徐被貶官到了邊疆地區,在這裏林則徐痛定思痛,寫了一封信給他的至交好友魏源。魏源是當時著名的思想家,和林則徐多有往來。林則徐在信中說明了此時的危急,他拜託魏源寫一本介紹西方文明的書籍,以喚醒還在做夢的朝廷,還有百姓們。魏源答應了下來,著書立說本來就是他的追求之一,眼下正好是個機會。就這樣,他將林則徐先前編纂的《四洲志》通讀一遍,大體瞭解了西方世界。

隨後魏源在他的好友和林則徐的共同幫助下,蒐集了大量文獻史料,還和一些留下來的西方打交道,從他們的口中獲知那個西方世界。魏源筆耕不輟,在1842年完成了五十卷的內容,他將這些初步編纂起來,命名爲《海國圖志》。之後魏源遊歷四方,將沿途中瞭解到了關於西方的知識記錄下來。就這樣把書籍擴充到了60卷。到了1848年,《海國圖志》又收納了其他人的文章,達到了100卷,不久正式刊行天下。

魏源本來充滿希望,希望人們更加了解西方,睜開眼睛看世界。但現實卻是殘酷的,這本書由於圖文並茂,很多人就把它當成了百科全書,無聊的時候看看,就當解悶了。在民間不受歡迎,魏源又帶着書來到了讀書人之間,向他們科普。不料這些迂腐的讀書人根本看不起它,還把此書上報爲禁書。《海國圖志》就這樣被封禁,魏源的心血白費了。

而遠在海洋對岸的日本,卻對這本書驚爲天人,黑船事件後,日本各界人民都興起了向西方學習的潮流,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在書中,他們對西方的社會制度、地理環境、人文風俗和工業文明都有了基本的瞭解,爲後來向西方學習打下了基礎。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在簽訂馬關條約的時候,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提到了這本書,表示了讚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