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肥鳥語娛,獲取有趣的靈魂~

很多粉絲對《清平樂》的撲街還“彷彿是一場夢”,正午陽光+王凱+湖南衛視黃金檔+禁忌之戀+久違的古裝劇,就算是閉着眼睛拍也應該有水花吧?然而,《清平樂》劇情過半,播到原著《孤城閉》的主線部分,依舊很“清平”。那麼問題來了,這次穩贏的劇王翻車,編劇的責任到底有多大?央視犀利吐槽給了粉絲答案。板子打在編劇身上一點也不冤!

央視6套一開場就一錘定音:對於《清平樂》節奏緩慢,人物扁平等吐槽,板子全打在編劇一點也不冤枉!

之後又抽絲剝繭分析:雖然內地編劇地位不高沒啥話語權,有時候整個故事全被改了就剩下劇名和人名。然而,對白是編劇一點點敲上去的,從對白就能看出編劇的功力。然而,《清平樂》恰巧從名字到對白都讓編劇“露怯了”。

起名與對白展現功力

《清平樂》原著中後宮女人的人名大多隻有姓和品階,而改編劇貼心加上了人名,沒有增光添彩反而有種“鄉村愛情的既視感”。曹丹姝的名字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紅美人”,一個皇后天天被皇帝叫成“曹美紅”,難怪浪漫不起來。

張妼晗就更不用提了,人物本身有妄想症瘋瘋癲癲還讓皇帝愛得不得了,這種劇情已經沒有邏輯和審美可言了,每次張美人自稱自己“妼晗”的時候,彷彿不是這個時代的名字,而且讀起來極其拗口。只能解讀爲張妼晗是泡菜幫穿越來的,才能讓王凱愛得如癡如醉。

苗昭儀在劇中名字是“苗心禾”,即使要表現出身差,也不能起名叫“心裏種着水稻”啊?雖然名字是一個代號,但很能反映出編劇的文化功底,比如金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出場人物何其多,但卻各個充滿特色和美感,很難相信,如果苗人鳳的女兒苗若蘭,如果頂着苗心禾的名字,還怎麼跟胡斐愉快地玩耍。

劇本中對白多且連個斷句都沒有,難怪央視吐槽建議編劇是不是有問題,看對白就好了。

整部劇就看着各種角色站在原地或者緩慢平移,嘴上沒有抑揚頓挫叨叨叨講個不停。這就難怪大部分瓜友看劇的時候半小時之內就進入了睡眠狀態。不瞞各位,肥鳥最近的睡眠質量都靠着《清平樂》,感謝王凱讓肥鳥能睡個好覺,從拯救瓜友睡眠質量的意義上,這部劇也算是功德無量了。

於正拍能是什麼樣?

於正13年也就是7年前拜讀過《孤城閉》之後,對公主和太監的禁忌之戀很是心動,然而死丫頭也就停留在心動的層面上,轉頭又去拍別的了。

在受到《清平樂》編劇的“辣手摧花”之後,瓜友對假設於正接受《孤城閉》還是好奇心滿滿的,普遍認爲至少於正的狗血程度能讓劇有點水花。然而有一說一,於正《鬢邊不是海棠紅》也是禁忌之戀,也撲街了,所以瓜友別盲目相信於媽,畢竟編劇需要背鍋,但演員纔是一部劇的靈魂。

你萌覺得《清平樂》誰拍能不撲街?快來關注肥鳥,一起討論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