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的“收官之作”,國家醫保談判准入藥品名單于11月28日正式公佈,97個談判成功的藥品全部納入藥品目錄乙類範圍。其中,備受關注的PD-1類腫瘤免疫治療藥、能治癒丙肝的口服藥等首次進入目錄。

引入價格保密 確保藥品全球最低價

熊先軍表示,剛剛結束的談判准入是醫保制度建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國家醫保局發揮“戰略購買者”作用,談判新納入藥品和續約藥品的價格均有大幅下降。

本次談判共涉及150個藥品,包括119個新增談判藥品和31個續約談判藥品。其中,119個新增談判藥品談成70個,價格平均下降60.7%。三種丙肝治療用藥降幅平均在85%以上,腫瘤、糖尿病等治療用藥的降幅平均在65%左右。31個續約藥品談成27個,價格平均下降26.4%。

熊先軍表示,保守估計,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總體上患者個人負擔將降至原來的20%以下,個別藥品降至5%以下。

此次醫保談判引入價格保密的做法,對部分藥品的成交價格承諾官方不對社會公開。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協議期內談判藥品部分”相關文件發現,有47個藥品,企業對其申請了價格保密。

近日,醫保局、人社部發布的關於將2019年談判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鑑於部分藥品企業對談判確定的支付標準申請了保密,協議期間各地醫保、人社部門不得在公開發文、新聞宣傳等公開途徑中公佈其支付標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