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被人們嘲笑爲豬隊友的意大利我們就不說了,我們就說二戰時的德國吧,德國當時在軍隊中裝備的槍支雖然大多數是和日本38大蓋差不多的98k普通步槍,但是因爲他們裝備主要奉行着機械化的原因,所以他們在戰場中使用最多的,其實是他們的通用機槍。所以說通過種種方面來判斷,德國和意大利最看不起日本的裝備就只有日本陸軍大部分使用的裝備了,至於日本海軍使用的裝備,德國和意大利沒有資格瞧不起。

雖然在抗日神劇中日本軍隊來到我國後就是各種被虐,但是在現實歷史中,日本軍隊對我們來說卻是極爲強悍的存在。那時候,我們國內各軍隊的武器都非常落後,然後再加上軍閥分裂、軍心渙散的原因,所以在武器比我們強大一截、作戰完全不怕死的日本軍隊面前,我們就遭遇了巨大的慘敗。
在現實歷史中,日本的一個師團編制和我們的一個軍差不多,但是在人數差不多的情況下,他們一個師團卻能打我們五個軍。淞滬會戰的時候,甚至出現了兩個日本人背對背拼刺刀,周圍十幾名我方士兵不敢近身的局面。

從這些方面,我們就可以知道日本軍隊無論是整體水平還是單兵素質,都比我們那時候強大了許多。如果對於當時差不多等同於農業國的我們來說,日本陸軍的武器裝備是很強大的。但是對於德國和意大利這兩個日本的同盟國來說,日本陸軍的裝備就有些排不上號了。
首先是日本大多數陸軍士兵都使用得到的武器38大蓋步槍,這款步槍曾一度在日本的侵華戰場中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麻煩。但實際上,38大蓋是一款非常落後老舊的步槍,是那種每發射一次,就要拉一次栓、上一次膛的低效率步槍。

如果敵人武器落後、子彈稀少還罷,但是如果敵人的槍支射擊速度快一點的話,那他們的38大蓋是根本不夠看的。一直被人們嘲笑爲豬隊友的意大利我們就不說了,我們就說二戰時的德國吧,德國當時在軍隊中裝備的槍支雖然大多數是和日本38大蓋差不多的98k普通步槍,但是因爲他們裝備主要奉行着機械化的原因,所以他們在戰場中使用最多的,其實是他們的通用機槍。
德國的通用機槍有兩個款式,其中一個款式是34年研發出來的,另一個款式是1942年研發出來的,在二戰的戰局中,都有廣泛的使用。其中1942年研發出來的通用機槍,被譽爲二戰時期性能最好的機器,既可以當作重機槍的使用,也可以當作輕機槍、車載機槍使用,性能非常優異,爲盟軍士兵稱之爲希特勒電鋸。

在日本陸軍大規模使用38大蓋、使用38大蓋的時候還配合着刺刀使用、加之機槍覆蓋率不足夠的情況下,他們與德軍陸軍裝備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除此之外,德國當時在軍隊中也裝備了不少只要按動板機,就能不停把子彈傾瀉而出的衝鋒槍。後期的時候,他們甚至在軍隊中裝備了和衝鋒槍效率差不多,但是射程、威力卻要比衝鋒槍大上不少的突擊步槍。這種種先進的槍支,按照日本當時的工業水平,他們理應是可以製造出來的。
但是因爲他們的資源實在太過於缺乏的原因,所以在以節約子彈爲前提的情況下,他們就一直沒有進行太多的裝備升級,仍舊使用着落後的38大蓋。我覺得,如果把日本陸軍的38大蓋、薄皮坦克、歪把子機槍等等武器擺放在德國和意大利人面前,他們必然是有些看不上的。

但是能讓德國人和意大利人瞧不起的武器裝備,我覺得僅限於日本的陸軍裝備。當時德國和意大利再如何的高傲,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瞧不起日本海軍的實力。日本當時的資源雖然非常缺乏,但因爲他們主要是一個島國的原因,所以他們仍然花費很多精力建設起了自己的海軍部隊。
在整個二戰爆發期間,日本海軍的實力在整個世界上都是非常強大的,能與美國、英國的海軍一起排列進世界前三。在剛開始和美國開戰的時候,他們的海軍甚至能把美國的海軍壓着打得喘不過氣來,可見他們海軍實力的強悍。只不過後來在美國對海軍加大了投入建設後,日本海軍才漸漸失去了對美國海軍的優勢。
當然這種優勢的出現,並不一定是說日本海軍裝備製造技術不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們缺乏資源,正是因爲資源的限制,他們的海軍後來才被美國海軍反超了過去。

除了美國、英國、日本之外,世界上排行第四的海軍國家是意大利,從各方面的噸位來說,意大利海軍的力量還是挺不錯的。不過意大利海軍實力雖然不錯,但與日本海軍相比仍舊差了一個檔次,因此意大利不可能看不起日本的海軍。而德國雖然在陸軍水平上縱橫歐洲無敵手,但是他們的海軍實力卻並不是特別強大。
正是受到本身海軍實力的限制,德軍才一直遲遲沒有跨過海峽打到英國的本土,只能通過空襲的方式進攻英國。從實力上來說,日本海軍實力是比德國強大很多的,所以他們也不可能看不起日本的海軍裝備。

所以說通過種種方面來判斷,德國和意大利最看不起日本的裝備就只有日本陸軍大部分使用的裝備了,至於日本海軍使用的裝備,德國和意大利沒有資格瞧不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