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仪安定下来之后就去感谢一路照顾自己的同行之人,此人却告诉张仪他是苏秦派来照顾自己的,看到张仪得到了重用,自己的使命也结束了,要回到赵国复命了。张仪带着满腔的愤怒来到了秦国,此时的秦国才是最强大的,如果能够得到秦王的重用,那么一定要收拾赵国和老同学苏秦。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比较混乱的时期,诸侯林立,各诸侯之间相互兼并,企图扩大地盘,甚至有些诸侯国可以和周王室分庭抗礼。

张仪去拜见老同学,人家贵为相国不理睬他,知道原因后张仪痛哭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两个重要人物——苏秦、张仪。

苏秦和张仪均师同鬼谷子,二人一起学习游说之术,并且两人均有这方面的天分。二人学成之后,就告别老师鬼谷子下山而去,到纷繁的乱世之中寻求功名。

苏秦回到家中之后,他就变卖了家中的家产,得到了很多的金钱,他要靠这些金钱成为自己发达的本钱。

他用这些钱首先买了一件华贵的黑貂裘,又买了骏马和车子,就这样开始了自己实现宏伟抱负的第一步,他要前去秦国,要用自己的口舌来得到强大秦国的重用。

张仪去拜见老同学,人家贵为相国不理睬他,知道原因后张仪痛哭

然而,此时的秦国刚刚易主,秦惠文王继位,秦惠文王因为商鞅的原因对游说的学士非常的反感,所以当苏秦来到秦国,并献上自己的治国良策之后,秦王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大致的看了看,安排他留在了客栈之中,秦王甚至都可能忘记了他。

就这样大概过了一年之后,苏秦身上的钱财全部花光了,秦王却迟迟没有召见和重用自己,他就悻悻地回家了,回到家中的苏秦并没有得到家人的宽慰,而且满满的心寒。

苏秦进入家门的时候,妻子正在织布,一年多没见到丈夫的她竟然连眼皮都不抬一下,还是继续织布;苏秦一路颠簸吃不好穿不好,回到家中也非常的饥饿,就让嫂子做饭,可是嫂子却告诉他家中没有柴火不愿意给他做饭吃。

家人对他如此冷漠,让苏秦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耻辱,他就刻苦研读游说之术。大概经过一年左右的刻苦学习,他在游说之术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于是他再次离开了家乡。

张仪去拜见老同学,人家贵为相国不理睬他,知道原因后张仪痛哭

这次苏秦并没有选择秦国,而是选择了燕国,他侃侃而谈让燕文公很是喜欢,然而苏秦并没有停留在燕国,而是继续前往赵国,经过他的一番话,让燕赵两个诸侯国结成联盟,共同抵御强秦,赵肃侯甚至还加封苏秦为相国。

苏秦已经成功了,但是张仪却还在落魄之中游荡,他在楚国时遭到别人的污蔑,当时差一点就被人给打死了,命大捡回了一条命,可是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妻子: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张仪一听舌头还在就放心了。

张仪去拜见老同学,人家贵为相国不理睬他,知道原因后张仪痛哭

老同学苏秦已经贵为赵国相国,他就前往赵国希望谋求富贵,可是苏秦对他的到来并没有什么反应,甚至五天都没有见他,等到苏秦召见自己的时候却态度冷淡,吃饭的时候自己大鱼大肉,张仪的却是糙米和野菜,张仪见苏秦如此侮辱自己,就甩袖离开了。

张仪带着满腔的愤怒来到了秦国,此时的秦国才是最强大的,如果能够得到秦王的重用,那么一定要收拾赵国和老同学苏秦。

张仪在路上遇到一个人,他们一同前往秦国,对张仪可谓是好吃好喝好照顾,张仪也是感恩不尽。

此时的秦惠文王见到苏秦连和燕赵对抗自己,心中也很是后悔没有重视苏秦,听到张仪来了之后,心中万喜,立即就重用了张仪,拜为上卿。

张仪去拜见老同学,人家贵为相国不理睬他,知道原因后张仪痛哭

张仪安定下来之后就去感谢一路照顾自己的同行之人,此人却告诉张仪他是苏秦派来照顾自己的,看到张仪得到了重用,自己的使命也结束了,要回到赵国复命了!张仪听后感激的痛哭流涕,自己误会老同学了。

张仪去拜见老同学,人家贵为相国不理睬他,知道原因后张仪痛哭

苏秦仍然继续游说多国,让他们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对秦国实现合纵之势,苏秦也佩戴了六国相印。再次回到家乡的苏秦已经今非昔比,家人都伏在地上跪着迎接他。

资料来源: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战国策·秦策一》

《史记·苏秦列传》

《东周列国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