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岳阳楼,一篇《岳阳楼记》,一个滕子京,一个范仲淹。二人乃是同榜进士,同样怀揣报国理想,但终都游国难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范仲淹在无奈下写出的千古名句。

岳阳楼因为一篇《岳阳楼记》而名声大噪,流传千古,是多少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但大家所不知道的是,篇中提到的岳阳楼修建者滕子京却在岳阳楼修建完毕之后被朝廷逮捕,理由竟是贪污。难道修建岳阳楼的经费竟是来源于贪污款吗?或者是借着修岳阳楼的机会大肆贪污呢?

当时的改革派首领范仲淹是个忠臣、能臣,绝对不是贪污之臣。那他为何要帮助滕子京写下这千古名篇呢?这里面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怎么也不会承载在用贪污款修建的岳阳楼上吧。这我们就要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寻找答案了,宋仁宗年间,范仲淹的改革遭遇挫折,被保守派反扑,范仲淹被贬出京。此时同为改革派的好友滕子京自然不能幸免,被贬到巴陵郡。到任之后就发现这个唐代就有点名气的岳阳楼破败不堪,跟它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不符。于是就有了重修岳阳楼的想法,有了想法自然就付诸行动呗,筹钱雇人修建完工。

就在岳阳楼刚刚修缮完毕之后,朝廷里就有人以贪污的罪名告发了滕子京。而在朝廷官员未到巴陵审问他的时候,他又做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举动。在朝廷来人之前,他把自己的信件全部销毁,难道他真的是心中有鬼吗?京城来人之后,就把滕子京控制起来了,全面的搜查了他的住所。但也只是发现了滕子京的随身物品,一些书籍,竟没有发现多少钱财。要知道滕子京也是早早中了进士,当官也二十几年了,显然他不是个贪官。那么滕子京为什么要销毁这些书信呢?这还要回到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中,改革派首领范仲淹被贬,底下的人自然也没啥好说的,只能一贬再贬。而滕子京被诬贪污,也是保守派方面的反扑。而范仲淹和滕子京在被贬之后经常有书信往来,自然不免会提到当下政局。为了不给保守派继续打击范仲淹的机会,滕子京只能把这些来往书信烧了。而滕子京的贪污之名,不过是保守派对改革派发动的政治清算罢了。

岳阳楼修缮完毕之后,滕子京就写信请好友范仲淹为之作记。此时的范仲淹备受打压,抑郁不已。想起自己满腔的抱负,还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滕子京,为了激励自己和好友,一辈子没去过岳阳楼的他挥笔写下了名留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来展现自己忧国忧民敢为天下先的情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