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建秦城监狱,却成为狱中第一位犯人,死前写4个字,至今沿用
监狱是关押犯人的地方,犯罪之人经过人民审判,大多都会进入监狱之中。他是秦城监狱的建立者,却成为了秦城监狱中的第一位犯人。此人是谁?在他死前写了什么字?至今仍在沿用!
秦城监狱坐落在北京市北部,是中国近现代最为著名的监狱之一。城监狱其前身是北平第二模范监狱,也就是常说的功德林监狱。在这里关押的犯人非富即贵,进来之前,都曾是响当当的人物。
秦城监狱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在这里关押的人都是达官显贵。不仅如此,在秦城监狱里,也曾关押过它的建立者。秦城监狱的建立者是谁?他为何会关在自己所建的监狱里呢?秦城监狱的建立者是杨奇清,曾任公安部副部长,也是一位老革命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这样一位老革命家,为何会被关押在自己的监狱中呢?
1911年,杨奇清出生在湖北平江,杨奇清小的时候,便是一个活泼好动,敢于斗争的孩子。到了青年时期,杨奇清毫不犹豫的加入到青年义勇队。后来,杨奇清保护乡亲,打击地痞流氓。杨奇清18岁那年,便顺利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1932年5月,杨奇清被推荐到政治保卫局保卫人员培训班学习,从此走上保卫战线。与此同时,杨奇清也成为共产党最早从事公安保卫工作的干部之一。两万五千里长征后,杨奇清担任红十五军团保卫局局长,并在陕西三原主办了较大规模的保卫人员培训班,被称为三原训练队。后来,杨奇清进入特科组织,专门负责保卫首长的安全。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杨奇清成为锄奸队部的部长。杨奇清担任我党锄奸队队长,对我党事业的顺利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杨奇清在职期间,党的事业有条不紊的发展。在这之中,不乏有杨奇清的巨大功劳。
杨奇清从参加特科组织开始,他的命运便与首长的安全密不可分。杨奇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做的事业可圈可点,其中最让人值得骄傲的,便是杨奇清保证了我党领导人的安全。可以说,这是杨奇清的光辉过往,也是杨奇清为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辛勤付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杨奇清负责改造昔日功德林监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奇清是督秦城监狱的建造者。随后,杨奇清担任新中国公安部副部长,继续做着自己的老本行。到了“十年浩劫”时期,杨奇清被扣上反动派的帽子,并且被打倒关进秦城监狱。
就这样,杨奇清成为秦城监狱第一位犯人。从那以后,杨奇清再没有出来,但在杨奇清临死前,却写下了“依法治国”四个大字。由此可见,杨奇清临死之前依旧心系国家。杨奇清写下的四个大字,至今仍在沿用。
杨奇清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为祖国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杨奇清的悲惨遭遇,值得后世之人同情。不过好在,杨奇清得以平凡,“依法治国”得以流传至今。虽然,杨奇清在遗憾中死去,但无论何时,我们都不会忘记杨奇清对中国革命之功。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