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90年代初,李連杰被嘉禾招至麾下,與徐克合作拍出三部《黃飛鴻》電影,口碑票房雙豐收,引領港臺掀起一片爭拍功夫武俠片風潮。
向有“跟風大師”之稱的羅維豈有落後於人之理,亦決定拍攝一部清末武俠題材電影,該電影取材自戊戌變法,名爲《一刀傾城》(又名《神州第一刀》)。

此時羅維名下的萬里電影公司在幾部電影失利之後,已經陷入財務危機。
拍攝《一刀傾城》,羅維擺出了“神仙級”的主創陣容——
洪金寶導演,兩部《黃飛鴻》電影編劇張炭打造劇本;
演員上,甄子丹的師父,在內地武術界與李連杰齊名的趙長軍加盟,關之琳、劉洵助陣;
這一切,都讓羅維以爲勝券在握。

因此羅維把自己的棺材本都拿了出來,豪擲1800萬港元,帶領整個劇組北上北京實地取景,就爲了賭這一波鹹魚翻身。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趙長軍終不是李連杰,《一刀傾城》在1993年7月15日上映,因票房慘淡,僅放映9天時間便慘遭撤下。
電影最終只拿到198萬港元票房,賠得血本無歸,直接給羅維的電影人生劃上句號,3年後,羅維在淒冷中離世。

如今回頭評價這部電影,多數人都會以“意境深遠、影像出色”來概括,認爲是一部被低估的好片,將其失利歸結爲生不逢時。
然而這種論調未免避重就輕,過分強調客觀因素,忽略了電影本身存在的明顯問題。

一、
先從電影的劇情說起——
電影講述革新派人士譚嗣同在上京途中經過東北一個小鎮,結識了京城陸營統領袁世凱和大刀王五,成功說服二人一同上京。

到達京城後,在譚嗣同的幫助下,王五開設了強武會館;
譚嗣同和袁世凱則分別爲了實行新政和改革新軍而奔走。

此時奕親王爲了挑選出與日本拳王坂本一戰的人選,召開了一場演武大會。
王五打敗了京城四嶽之一的花拳王步庭父子,震動了整個京城。

奕親王欲拉攏王五,卻被王五婉拒,因此懷恨在心。
他命令袁世凱設計抓住王五並將其關押,企圖要害死他,幸有譚嗣同拿着光緒皇帝手諭前來解救。

譚嗣同帶着皇上的密詔找到袁世凱,要他帶兵圍困頤和園。
袁世凱卻出賣了譚嗣同,連夜進京向慈禧告密。

慈禧當即下令捉拿亂黨,而康有爲聞訊早已逃之夭夭,譚嗣同則以謀反罪被捕,下在天牢。
王五帶刀殺進天牢,與獄守餘萬山大戰數十合,欲救譚嗣同。

譚嗣同卻決意慷慨就義,他劃破手指,在牆上寫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向王五表明心跡。
要用自己的一腔熱血,來激勵中國的那些有志之士,在變革之路上繼續走下去。

王五無奈只好獨自離開天牢,譚嗣同犧牲後,他決定帶着強武會館的徒弟一起去找袁世凱報仇。
但袁世凱早已經做好了準備,步庭和敖白也到他家中助拳。

兩幫人馬交手,戰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最後王五打敗了步庭和敖白,卻敵不過奕親王手下的洋槍大炮,最終被亂槍打死了。

二、
電影的故事的確曲折離奇,又彰顯愛國情緒,顯得悲壯大氣,但有幾個明顯的缺點無法迴避。
一是:出場人物衆多,不像《黃飛鴻》那樣有一箇中心人物,而是將戲份分攤給了譚嗣同、王五、袁世凱三人,還有顏夕、九斤、小川等人物也佔了一定比重,顯得主次不分。

二是:趙長軍在中國武術界的地位雖與李連杰相當,其形象和演技卻與李連杰差一大截,這是非常明顯的問題。
而飾演王五的楊凡,似乎是第一男主,當時卻是剛剛出道不久,人氣不足,亦難當大任。

三是:電影的結局雖然非常悲壯,正面人物幾乎全軍覆沒,反派奸角笑到最後,令人扼腕嘆息,卻犯了香港電影的大忌。
也許我們內地的觀衆比較能夠接受這樣的悲壯結局,香港人卻普遍不能接受。
他們更喜歡“Happy End”,有很多類似的電影失敗的先例可以佐證。

四是:導演本身的問題,洪金寶擅長拍攝功夫片,卻似乎並不擅長拍攝武俠片。
他之前爲劉德華拍的《戰神傳說》就賠得底朝天,《一刀傾城》又重蹈覆轍。
片中由他設計的武打動作,雖然大開大合很具觀賞性,卻缺少武俠片中講究的飄逸靈動,幾場動作下來都未能給觀衆留下太多印象。

也因爲這些不足,遇上當年武俠片氾濫的競爭環境,《一刀傾城》自然難以取得優勢,票房失利也在情理之中。

三、
戊戌變法的故事,咱在歷史課上都有讀過,但如果想要更加深入的瞭解這段歷史,就必須去查閱相關資料。
《一刀傾城》電影中的故事純屬演義,與正史差別頗大。
比如歷史上並沒有所謂的“奕親王”,片中的人物應該是文華殿大學士瓜爾佳·榮祿。

飾演袁世凱的趙長軍,形象與歷史上的袁世凱差別比較大,在片中他耍得一手如行雲流水般瀟灑自如的醉劍,令人賞心悅目、如癡如醉。
正史中的袁世凱當然沒有這麼好的武功,也與譚嗣同、大刀王五兩人沒多少交集。

王五原名王正誼,字子斌,因其刀法精熟,爲仁義愛國,世人皆尊稱爲“大刀王五”。
他的確與譚嗣同私交甚厚,卻並非死於刺殺袁世凱之行,而是在1900年義和拳亂時,在他的順源鏢局中被滿清政府抓獲,後被槍殺於前門,頭被掛於城門內的旗杆上,去世時56歲。

天津的霍元甲得知,隻身趕往北京,乘夜爬上旗杆將頭取回,才令王五得以入殮。
王五身後遺下一把一百多斤重的青龍偃月大刀,一直保存到1958年,在大鍊鋼的時節被當成廢鐵煉了。
這兩位武林大俠的故事,都記載於平江不肖生的《近代俠義英雄傳》中。

譚嗣同的《獄中題壁》詩,片中出現的是我們現在普遍知道的“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四句。
而其實這是被梁啓超改過的,原詩是“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
至於爲什麼被改,則又是很長一段故事了。

不過電影雖有諸多缺點,但與當下的電影來比,還是相當優秀,建議沒看過的影迷朋友可以找來看。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