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蜂蜜因它而成熱點,這6個疑問你都需要了解

攝影/新京報記者 夏丹

在同仁堂蜂業被曝過期蜂蜜回收問題後,公衆對突然成爲熱點的蜂蜜也有了諸多疑問。保質期從何而來?過期蜂蜜能否食用?傳言中的可以“永久保存”到底靠譜嗎?

新京報記者12月17日以消費者身份諮詢中國蜂產品協會,工作人員介紹,通常情況下,過期蜂蜜是可以食用的,對人體危害性很小,只不過蜂蜜的品質受到損害。另外,蜂蜜不會“永不過期”。

◆ 疑問1 蜂蜜過了保質期還能食用嗎?

12月17日,中國蜂產品協會一工作人員介紹,通常情況下,過期蜂蜜也還是可以食用的,對人體危害性很小,只不過蜂蜜的品質可能受到損害,比如裏面的酶等活性物質會降低。因此,最好還是食用保質期內的蜂蜜。

蜂蜜一般不用添加防腐劑,因爲蜂蜜所含水分較少,其高滲透壓的環境使大多數微生物都無法生存。

既然蜂蜜不用防腐劑就能長期存放,爲什麼蜂蜜還是會標保質期?該工作人員介紹,根據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相關規定,除了某些產品外,要求流通到市場上的所有食品必須標註保質期,因此蜂蜜產品一般會標註保質期爲18個月或2年。

12月17日,新京報記者致電北京市大興區食藥監管部門,工作人員也表示,監管部門一旦查處到過期蜂蜜,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回收、銷燬等處理,不會再流通進入市場。

◆ 疑問2 蜂蜜會“永不過期”嗎?

此前有說法稱,蜂蜜是永不過期的。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撰文介紹,蜂蜜要實現永久保存,必須有幾個前提,首先得是成熟蜜,即蜜蜂採蜜後,將其唾腺分泌物裝到巢房中,經過釀造、脫水,自然成熟的蜂蜜。其標誌爲蜜蜂用蜂蠟蓋住蜜巢,所以成熟蜜又被稱爲“封蓋蜜”。其次要進行密封儲存在耐腐蝕容器(金屬不行)中,並置於陰涼處保存。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其實很難保證這些條件,一罐蜂蜜會反覆開關瓶蓋,也會用到餐具攪動,再加上夏季室溫較高,因此,鍾凱認爲“永久保存”並不具備現實意義。

據瞭解,蜂蜜高滲透壓的環境讓大部分腐敗微生物難以生存,但蜂蜜中仍可能存在“嗜滲酵母”,嗜滲酵母是現行蜂蜜國標的重要指標,這類微生物在蜂蜜中頑強存活,如果溫度合適,嗜滲酵母能緩慢地繁殖,導致蜂蜜發酵變質,表現爲蜂蜜“起泡”、瓶蓋臌脹,味道有酸味、酒味等。

中國蜂產品協會工作人員解釋,一般蜂蜜從封箱裏取出時,水分含量可能會高,微生物就可能生存,這樣就會導致蜂蜜變質。

鍾凱還表示,即使經過低溫濃縮處理,“貨真價實”的蜂蜜依然存在發酵現象,關鍵還是要控制嗜滲酵母。

同時,鍾凱也提醒,通常來講,蜂場的原蜜、散裝蜜、土蜂蜜由於嗜滲酵母的控制比較差,不耐放,更容易發酵變質。發酵後的蜂蜜雖然並不影響食用安全性,但影響蜂蜜品質。

◆ 疑問3 如何更好地保存蜂蜜?

中國蜂產品協會工作人員介紹,蜂蜜非常耐存放,但應放在陰涼、通風、避光處,可以冷藏。

同時,蜂蜜需要密封防吸潮,在取用的時候,使用乾燥的勺子,儘量避免水分的帶入。

◆ 疑問4 蜂蜜結晶還能喫嗎?

蜂蜜結晶是葡萄糖圍繞結晶核形成顆粒,並在顆粒周圍包上一層果糖、蔗糖或糊精的膜,逐漸聚結擴展,而使整個容器中的蜂蜜部分或全部形成鬆散的固態狀,即蜂蜜結晶。因此,蜂蜜結晶是一種正常現象,對其營養成分和應用價值毫無影響,也不影響食用。

要想結晶化開,可把蜂蜜連同瓶子一起在50攝氏度以下的熱水中浸泡,溫度過高會使蜂蜜中的酶失活、維生素損失;也可以連瓶子一起,放入冷水鍋內慢慢加熱,當水溫達到50~60度時,沉澱物就會自然融化,且不會再沉澱。

◆ 疑問5 嬰幼兒能食用蜂蜜嗎?

蜂蜜在釀造、運輸與儲存過程中,易受到肉毒乳桿菌的污染。嬰幼兒由於抵抗力弱,食入肉毒乳桿菌後,會在腸道中繁殖,併產生毒素,而肝臟的解毒功能又差,因而易引起肉毒乳桿菌性食物中毒。食用蜂蜜中毒的嬰兒會出現遲緩性癱瘓,哭聲微弱,吸奶無力,呼吸困難。小於6個月的嬰兒更容易感染此病。

因此醫生建議:在孩子滿1歲以前,不要喫蜂蜜及其製品。另外,家長給孩子購買蜂蜜時一定要到正規的商店,不要自行去蜂場購蜜,因爲有時蜜蜂採集了有毒植物的花粉,所釀之蜜就含有毒素。

◆ 疑問6 蜂蜜水早上喝還是晚上喝?

早上起牀後,在空腹的狀態下喝上一杯蜂蜜水,確實能很好地吸收蜂蜜的營養,促進腸道蠕動,幫助食物消化、代謝、排出。特別是一些便祕者,可能促進排便的速度,遠離便祕的困擾。不過,對於血糖高的患者來說,在早上空腹狀態下喝蜂蜜水,很有可能導致血糖進一步升高,反而是比較危險的事情。

對於一些睡眠質量不太好的人來說,晚上喝蜂蜜水,可以促進睡眠。

也就是說,不論是早上還是晚上,都可以喝蜂蜜水。

新京報記者 夏丹 嶽清秀 攝影 新京報記者 夏丹 校對 付春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