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连寿怎么成为了溥仪的乳母呢。此时的溥仪在宫中没有一个亲人,乳母王连寿成为他唯一的依靠。

乳母,古代皇族成员的标配。古代时期,由于缺乏奶粉或者生母没有充足的乳汁,就会雇佣乳母。乳母在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荀子·礼论》就有记载,“乳母,饮食之者也。”乳母这个职业的出现,大大解放了皇后、妃嫔们哺育孩子们的辛劳。

皇宫里乳母流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疏远皇子和生母之前的关系,这样就有可能防止外戚、后宫干政。另外,古代皇宫里皇后一年可能只能见到孩子的机会可能只有5次左右。父母关心自己的孩子,人性使然,即使皇后也希望自己孩子能健康成长,因此如何选择乳母就非常重要的了。

我们以末代皇帝溥仪选择乳母为例,向大家介绍清朝皇宫里乳母不为人知的故事。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去世。按照慈禧太后的安排,年仅3岁的溥仪被抱入宫中抚养。此时的溥仪在宫中没有一个亲人,乳母王连寿成为他唯一的依靠。

王连寿怎么成为了溥仪的乳母呢?此事要从溥仪出生时说起。1906年2月,溥仪出生。按照醇亲王府的规制,长子出生要找乳母,很快关于招聘奶妈的消息在北京传播开来,开出的条件是包吃住,外加每月二两银子。

这样的待遇在当时非常丰厚,吸引了一大批刚生了孩子的母亲报名。醇亲王府管家经过初步筛选,挑了20名条件较好的备选,王连寿便是其中一员。王连寿这个名字是溥仪赐给她的,因娘家姓焦,又嫁到王家,所有又称王焦氏。

王连寿是直隶河间府任丘县(今河北省大城县焦远庄)人,13岁那年因家乡水灾在逃到北京投奔到剃头匠的哥哥,16岁那年王连寿被哥哥以半嫁半卖的方式,嫁给了一个王姓差役。好景不长,王连寿生下一个女儿后丈夫因病去世,母女俩和公婆生活立即没有了着落。

就在此时,王连寿获知醇亲王府在招聘乳母,最终她成为20人之中的幸运者。王连寿之所以入选,主要原因有两个:乳汁浓稠和体貌端庄。可当溥仪的乳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接受两个残忍的条件:一是不许随意的回家;二是不许随意探望自己的女儿。

大家试想一下,王连寿是刚刚生下女儿的,正是需要母亲哺育的,结果却不允许探望。除了这两个条件外,王连寿在给溥仪喂奶期间,她所吃的食物里不能放盐和酱油,目的是为了保证乳汁的纯正。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描述,不允许乳母吃盐和酱油,这是“最屈辱的要求”。溥仪的原话是,“用每个月二两银子,把自己变成了一头奶牛。”在偌大的皇宫里,王连寿成为溥仪最亲的恶人。然而,当溥仪9岁断奶后,太妃们竟然瞒着他将王连寿赶出了紫禁城。

王连寿的结局颇为悲惨,先是女儿因营养不良早夭。溥仪出任伪满皇帝后,曾把她接到长春生活过一段时间。日本投降时,王连寿和婉容等人转移过程中被日军俘虏活活打死。

参考资料:《我的前半生》、《溥仪和乳母王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