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研究员正在进行医疗操作

4月27日,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ICMR)发表言论,宣称在对其进口的中国制造检测试剂进行了实地测试后发现,这批试剂盒与“生产公司描述的优良表现不符”,建议各邦停止使用这批试剂盒,并要求退货。

此前中国媒体报道称,印度已决定购买300万套快速检测试剂盒,其中150万套来自中国。如今几天过去就要反悔,中国驻印大使馆自然十分关注,而两家试剂盒的制造公司也均发文回应了印方质疑。

试剂盒制造公司之一的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文回应

两家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均已通过药监局审批,也通过了印度国家病毒研究所的验证”“该试剂盒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翻译过来就是,试剂盒本身并无问题,这等于是对印度发出了“灵魂拷问”:用之前看清楚怎么用了吗?而我们也劝印度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在上述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印度贫民窟一景,如此区域一旦爆发疫情,后果将不堪设想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试剂盒不是只面向印度出口,而是广销亚洲、拉美、欧洲等多个地区并获得了非常积极的评价。难道仅有向印度出口的出现了这种问题?这种可能性显然非常低。

那么是印方自己搞错了吗?想来,印度也非常相信自己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准”,否则也不会大费周章的要把150万试剂盒都作废,自然也就不会认错是自己的错误。但我们想说的是,在疫情迅速扩散的情况下,这种死不认错真的好吗?

印度在抗疫方面采取了有限的措施,也仅仅只是有限的措施

据霍普金斯大学网站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4月28日,印度的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为29451人。与此同时,美国确诊人数已经突破了100万——医疗系统远远不及美国,人口还有13亿,印度能交出如此答卷,唯一的原因就是检测数量少

显然,这种情况下印度反而更要加快加大新冠病毒检测覆盖,试剂盒和口罩一样,可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一边是极度需要检测,一边又要作废试剂盒,印度自相矛盾的操作是图什么呢?

正在进行检测的印度民众

一方面,试剂盒的本质效果在于筛选和监控疫情的实施状况,不能完全代替核酸检测,印度或许是本着“能省则省”的态度,又或者没有理解清楚这种试剂盒的作用究竟是什么,方才得出其“存在质量问题”的结论。

另一方面,如果该批次试剂盒退货成功,印度政府也有足够的借口来继续延缓新冠肺炎相关状况的检测,也就能让确诊数字继续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或许这才是印方最关心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印度一直对中国带有或多或少的偏见,然而在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偏见,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好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