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進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擴大方面,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透露,2019年,北京優化中小學集團化辦學佈局,集團覆蓋學校新增100所。據悉,2018年,北京出臺《關於推進中小學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意見》及《關於推進中小學學區制管理的指導意見》提出注重發揮優質資源的輻射引領作用,重點在優化集團辦學佈局、完善治理結構、促進資源共享和激發發展活力。

原標題:北京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小學校納入學區制管理

新京報訊(記者 方怡君)近年來,北京市不斷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優質資源覆蓋面實現實質性擴大。11月29日,記者從北京市教委獲悉,截至目前,北京市有各類教育集團158個,學區131個,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小學校納入學區制管理。

據悉,北京通過集團化辦學、學區制改革等優化區域教育資源佈局。根據北京市教委公佈的最新數據,截至目前,北京集團覆蓋學校新增100所,更多孩子享受到優質基礎教育。

整合民辦、高校等資源豐富基礎教育供給主體

“這是一個聲控升國旗、奏國歌裝置。只要你一拍手,或者喊一聲,能夠觸發裝置升起國旗、同時奏響國歌。”11月29日,在北京中學一樓的勞技教室走廊,七年級學生郭羿辰正在向老師演示剛剛研究出來的新裝置。

本學期開始,包括郭羿辰在內的北京中學七年級學生迎來了一項“新任務”。北京中學老師劉蓮立介紹,全年級學生被分爲12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個共同的項目任務。如製作升國旗裝置;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融融;京張高鐵;纜車;跳臺等。最終,設計出來的產品彙聚在勞技教室門口的兩面牆上,共同組成有聲音、有自動裝置的冬奧會傳動牆。

“有些知識不是老師教的,而是要自己查、自己找。這個過程對我幫助很大,提升了我的自主學習能力。”郭羿辰說道。

北京中學只是北京市中小學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切面。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北京各個中小學校在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的基礎上,通過開發特色課程、推進學科建設、深化教學研究、創新教育教學方法等,推動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

除了學校方面的探索外,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充分發揮不同資源供給主體的優勢,合理配置資源,實現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精準投放與對接。

例如,發揮民辦教育機構的獨特優勢,在學法指導、教研、考研、社團建設等方面服務學校學科教學;發揮高校和社會力量外教引進渠道和管理經驗豐富的優勢,彌補普通中小學外教資源不足的短板,助力英語教學改革等。

北京市集團覆蓋學校新增100所

在推進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擴大方面,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透露,2019年,北京優化中小學集團化辦學佈局,集團覆蓋學校新增100所。

據悉,2018年,北京出臺《關於推進中小學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意見》及《關於推進中小學學區制管理的指導意見》提出注重發揮優質資源的輻射引領作用,重點在優化集團辦學佈局、完善治理結構、促進資源共享和激發發展活力。

截至目前,北京市有各類教育集團158個,學區131個,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小學校納入學區制管理。2019年,新增100所集團化辦學覆蓋學校,涉及朝陽、昌平、順義、懷柔、大興、平谷、密雲、房山、門頭溝等9個區。城鄉學校一體化發展項目共支持全市一般學校近百所。高校、教科研部門、民辦教育機構支持兩百餘所學校發展。

以朝陽區爲例,該區通過整體併入、集團化辦學、高校聯合等,推動教育資源重組,僅2019年就有60餘所中小學實現轉型升級。目前,全區義務教育優質資源覆蓋率已達到98%,力爭在2020年實現優質資源覆蓋率100%的目標。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將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提高質量爲核心,以資源統籌爲支撐,以規範管理爲保障,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新京報記者 方怡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