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仔細評估阿富汗的實力和經濟以後,蘇聯有了更大的底氣,能夠快速的攻佔下這個地方,因此他也想用自己的能力去重新打造一個新的阿富汗國家,所以他纔會對這個地方快速的出兵。其實戰爭帶給我們的教訓遠不止這些,可是阿富汗跟蘇聯之間的問題和淵源,也不僅僅是兩個國家之間的矛盾,而是出自於國際形勢上的一些選擇,再加上阿富汗地區的發展是非常快的,而且這裏的資源又較爲豐富,所以任何一個國家對這裏出兵都是在我們的意料之內。

相信提到阿富汗戰爭,大多數人對這個曠日持久的戰爭都有着最爲深刻的印象,不僅給阿富汗和蘇聯兩個國家帶來了非常大的災難,同時死傷人數也是非常的巨大。要說當時蘇聯前前後後加入到這場戰爭當中的士兵數量,幾乎達到150多萬,這種鉅額的數字看起來都讓人覺得觸目驚心。除此之外,這裏面的經濟投入更是數不勝數。


地理要素。說到地理要素大家就能夠理解,阿富汗處於中東地區是一個最好的交匯點,如果能夠將這個亞歐大陸上的咽喉地區控制住,那麼在這兩大洲上的活動就能夠變得行動自如,因此每個國家對於阿富汗地區,都有着這種想要佔領的想法。但是苦於沒有機會,也沒有發動戰爭的理由,所以阿富汗地區也是被很多人覬覦的一塊肥肉。唯有蘇聯在有正當名義的情況之下,對阿富汗出兵,才導致了一場血淋淋的戰爭。有了阿富汗這個地區以後,無論向南向北都是較爲方便的,所以這裏纔會有這麼多的侵略。


國際形勢。之所以要受到國際形勢,主要還是與這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有着巨大的聯繫。當時在這場戰爭爆發之前,他們兩個國家的這關係就已經變得十分的緊張,雖然在同一個陣營上,但是阿富汗的國內勢力卻分成了兩派,有一些是跟蘇聯的關係比較走得近一些,因此在這種內部較爲分裂的情況之下,國內也發生了一系列的政變。

後來上臺的人,自然不會將這些與蘇聯關係較好的官員,留在政治舞臺上,於是他們對蘇聯的這一系列操作,使得兩個國家的關係逐漸交惡。如果僅僅是不支持也不參與,同時也不與蘇聯有任何來往的話,也不會讓阿富汗受到後來的蘇聯這麼大的敵意,主要還是因爲他在蘇聯最困難的時期回踩了幾次,使得蘇聯懷恨在心。

戰略需要。對於當時的國際形勢來看,蘇聯攻打阿富汗,其實是自己向歐洲大陸擴張的非常重要的一步棋,而且在這種較爲特殊的時期,阿富汗給自己帶來的這種利益是遠大於傷害的。於是爲了能夠將中亞地區也完全控制起來,他們必須要將阿富汗這個核心地段爭奪下來。因此對阿富汗強力出兵,也能夠將這些所有的資源全部掠奪過來,無論是出海口還是一些領土上的優勢,都能夠讓蘇聯獲得巨大的利益。


實力較差。對於蘇聯來說攻打一個小小的阿富汗,其實是如同探囊取物一般簡單。在仔細評估阿富汗的實力和經濟以後,蘇聯有了更大的底氣,能夠快速的攻佔下這個地方,因此他也想用自己的能力去重新打造一個新的阿富汗國家,所以他纔會對這個地方快速的出兵。

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地方的人民居然用強悍的意志力,堅持了10年都讓自己沒有打下來。也正是因爲這樣,蘇聯才發現自己對於阿富汗的評估,是非常錯誤的,但是戰爭已經達到了這個階段,想要退兵肯定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只能夠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繼續咬着牙堅持了下來。


其實戰爭帶給我們的教訓遠不止這些,可是阿富汗跟蘇聯之間的問題和淵源,也不僅僅是兩個國家之間的矛盾,而是出自於國際形勢上的一些選擇,再加上阿富汗地區的發展是非常快的,而且這裏的資源又較爲豐富,所以任何一個國家對這裏出兵都是在我們的意料之內。可是在這些戰爭之下,帶給阿富汗人民和蘇聯人民的,其實是更加沉痛的災難與無休無盡的爭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