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近代歷史上有名的瘟疫,1910年的東北大鼠疫,都是難以跳過的一段經歷。
然而,這場鼠疫並非來自老鼠,而是來自旱獺。當時俄國商人開始收購旱獺皮毛,很多人爲了賺錢,開始大肆獵捕旱獺。一部分人在喫肉的時候感染了病毒,成爲了這場災難的源頭。
最開始發生在中俄邊界,是從俄國經由鐵路傳到了滿洲里,纔在東三省爆發,後以難以想象的傳染速度蔓延開來。僅僅一個月,河北、山東等北方城市便已出現疫情,並且還在不斷向南方侵襲。
當時的東北三省總督錫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上報清廷時這樣說道:
“如火燎原,如水潰防,竟成不可收拾之勢。”
清廷面對這一態勢,竟然展現了難得的開明,馬上組織、宣傳,對其疫情進行控制。1910年12月,伍連德受清政府委任爲全權總醫官,歷時一共6個月,終於打贏了這場“防疫”戰爭!
但是付出的代價同樣慘重,據不完全統計,半年內死於這場鼠疫的百姓足有6萬餘人,很長一段時間裏,百姓都處於十分恐慌的狀態。這場勝利來之不易,總結出3點結論至今受用,請往下看。
第一點、要敢於打破傳統
在中國人眼裏,過年回家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甚至在古代,如果不能回家,還會被人說不孝順。這場鼠疫爆發之際,臨近春節,即便清政府呼籲大家不要亂走,也沒能阻止他們返鄉的行爲,這就加劇了疫情的傳播。
據伍連德回憶,當時的傳染路線,和那幫勞工回家的路線幾乎一模一樣。而河北和奉天屬於北方必經之地,因此受其疫情傳染的人最多。北京和天津卻因爲回鄉的人少、逗留的也少,反而相對好一些。直到封鎖鐵路後,這種現象纔開始好轉。
事實同樣證明,面對這麼嚴峻的態勢,如果他們沒有紛紛返鄉,也許他們的親人不會被連累,這場鼠疫也根本不會蔓延開來,更加不會造成這麼大的傷亡。
回家過年是很多人的盼望,但是在災難面前,還一意孤行地這樣做,不僅僅是愚昧,更是對家人的不負責任。命都沒了還提什麼團圓?
第二點、面對災難,要理性對待
1910年,是宣統二年,距離清朝覆滅還有2年。西方醫術雖然已經傳進中國,卻被很多百姓所排斥,這是古人的封建思想作祟。這場鼠疫的伊始,幾乎沒有人相信西醫,面對這種棘手的疫情,他們大部分選擇了中醫。
中醫當中當然不乏大家,確實有幾個名醫在醫書中找到了控制疫情的方式,但大多隻能控制,難以解決。更壞的是,還有更多醫術不行的中醫,雖然勇氣可嘉,但因爲沒有經驗,又缺少科學的防護措施,結果和病人同歸於盡。
這樣的中醫,簡直是給疫情添亂。面對災難,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都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拿自己的命開玩笑。
第三點、一定要相信科學
在鼠疫爆發之後,面對中醫的手足無措,有一小部分的百姓開始迷信起來。拜神拜佛的都是其次,更有居心叵測之人,借這個機會組織教類,以能治病爲由,大肆慫恿百姓,當時的黃巾教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聲稱入教就能躲避、治療瘟疫,利用人們對鬼神的封建迷信,來蠱惑人心。好在這場鼠疫僅僅半年就結束了,這些教類並沒有翻起什麼波浪,甚至在歷史上也只是寥寥數語帶過。但在當時因爲迷信而不治身亡的百姓,相信數量也不會太少。
有人可能會說,現代人哪裏還有這麼傻的?年輕人當然不信,但是在偏遠的農村,家裏有老人的,就很容易被騙。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相信科學,傳播這一點我認爲還是有用的。
這場20世紀的“著名”災難,在1911年清政府和多方的努力下,終於宣告結束,但是留給我們的警示意義卻仍然很深遠。值得一提的是,這場鼠疫的伊始,也有很多人害怕傳染,瘋狂逃離本地。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樣自私的行爲不僅沒有帶來所謂的安全,反而讓更多人受其連累。如果能想通這點,再大的災難解決,也僅僅是時間問題。
相關文章